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沪杭人才争夺战 沪上人才沿着高铁流入杭州

2011年04月18日 16:2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面对风起云涌、又暗潮滚滚的高端人才市场,杭州到底是“顺差”还是“逆差”?一字之差,暗藏万语千言,更事关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询问多位猎头和人才寻访顾问后,我们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在杭州,绝对是流入的高级人才更多一些。高端人才不仅仅从外企流向民企,在高铁贯通后,这条交通动脉也成为一条人才流入的通道,杭州急需的高科技人才、高端财务人才等金领们沿着这条通道成为了“新杭州人”。

  “钟摆族”不仅仅限于企业的白领,更多的金领一族也开始“工作在杭州,生活在别处”。

  沿着高铁

  沪上人才流入杭州

  宁冬,新杭州人,上海拜昂咨询杭州分公司的高级人力资源顾问。第一季度,经他之手从上海挖进杭州的高端人才就将近10个。

  “2月份接待了一个客户,客户是家有很多子公司的集团,旗下有制造企业、商贸企业,业态挺多的,企业就想上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需要一位资深的ERP精英来挑集团IT部门的大梁。”宁冬说,最后他从上海挖来了非常资深的CIO(首席信息官)Mike。

  Mike之前是在上海一家非常知名的外资ERP咨询公司担任CEO,有16年的工作经历。“高端人才会更关注工作平台和项目好坏。另外现在民企的发展已经不逊于外企了,相比上海,浙江的民营经济更加有生气。”宁冬宁分析了上海人才喜欢杭州企业的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发展空间大,比如可能会上市,或者有其它的成长性,例如从单一企业走向多元化的集团企业;二是优厚和灵活的待遇,在杭州,企业的薪资不输给一线城市,而且相对灵活,更大的诱惑在于企业给出的股权激励。“事实上,除了高科技人才,制造业也是如此。”

  外企和民企之间

  天平开始向民企倾斜

  与第一季度高端人才需求井喷相得益彰的是,第一季度在杭国企开始发力,参与到抢夺高端人才的阵营中。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12家国企要求猎取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央企在浙机构、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国企上市公司、国资背景的地产、金融、农业龙头甚至政府、事业单位都下了订单,猎取的高端职位数量也达到了和民营企业一争高下的局面,这标志着,浙江、特别是在杭国企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发力。

  与国企民企竞相开始抢夺高端人才不同的是,外企的高端人才需求呈萎缩状态,用句股市里的话来说,外企的高端人才“呈净流出态势”。

  数据显示,50家下单企业中,外企只有5家,相较今年第一季度50家企业下单量来说,企业数量所占权重已从去年同期的16.7%下降到今年的10%。

  浙江对外服务公司的中高级人才寻访部今年一季度,就从北京、上海、广州引进了4位高端人才,全部都是电子商务类人才,其中运营总监有3位,技术总监1位。“不都说是逃离北上广吗?虽然北上广的消费对于年薪能拿到50万以上的人才影响并不大,但从北上广挖到人才,说明目前杭州人才环境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中高级人才寻访部的经理周毅如是说。

  “外企人才订单的比重每年都在降低,而且好多民营企业需要的人都是从外企挖来的。”周毅说,“外企内部分工细致,人才的晋升迟早会遭遇到‘天花板’,有时候,有想法的人就会更倾向于向发展中的民企寻找机会,民企给出的待遇也好呀。”

  上海企业抢夺IT人才

  来到杭州家门口

  虽然在人才的总体流向上,杭州呈现逆差,但上海的IT企业已经盯上了“天堂硅谷”杭州。

  杭州猎人的首席猎头郎越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初时,助理接到了来自上海的订单,要求猎取杭州的人才,听了助理的汇报后,郎越时心里不太舒服,虽然一直以职业的心态面对客户需求,但真要他往外输送人才,他打心眼里不愿意,于是,放弃了订单。谁知,一个月后,助理再次接到这家企业的电话,说他们自己组队来杭刚参加了杭州的专场招聘会,正准备离开,希望见一下。

  这件事让郎越时意识到,人才流动的大势已定,不是个人之力可以阻挡,杭州的企业和政府都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打到家门口的人才争夺战。

  职业经理人 做的不是职业是事业

  1841年,因为两列客车相撞,美国人意识到铁路企业的业主没有能力管理好这种现代企业,应该选择有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就这样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经理人。西方对职业经理人的界定是明确的,那就是企业高管。

  2006年,婷美集团的董事长周枫在引入高管时,提出了有别于职业经理人的“事业经理人”的概念,并就此阐述了“事业经理人”的两层含义,第一,他是整个集团事业的“经理人”;第二,他完全把发展集团的事业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项长期事业。

  实际上,“不要把工作当做职业,而要当做一份事业”的观点并不新鲜。但真正要由一个“职业经理人”向“事业经理人”升级,说来容易做来难。

  怎样才能算是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浙江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胡孝德教授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职业经理人在选择企业时要考虑“志同道合”。必须选择与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企业,不能只考虑当期的价值。只有经理人和企业的价值观融合才能构成利益和目标的共同体。如果两者的价值观差异太大,很容易出现匆匆结合,匆匆分手的悲喜剧。

  第二,职业经理人要成为事业经理人,长远的职业生涯设计必不可少。职业经理人不能再将自己定位于打工者以及寻求短期的功名利禄。这种短期利益导向的雇佣与被雇佣机制不能达到真正的荣辱与共,很难形成目标一致的长期团队,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分分合合在所难免,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企业的大起大落,对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也会造成负面影响。要实现职业经理人向事业经理人的转变,必须要将自己的事业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企业的发展中寻求自我突破,实现企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双突破。

  第三,职业经理人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特别是处理好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事业经理人是将所服务的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与老板的意见不一致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减少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因沟通不当而产生的矛盾。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就为自己更好地开展计划获得了支持。

  记者 黄莺 刘栋 张德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