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洋河股份十年发展 产品创新开启大转折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12日 1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泽湖湿地依然显露着春意,碧水蓝天相映,绿苇红荷相间,描绘着享有“中国白酒之都”之称的江苏省宿迁市独有的绿色生态美感。而在这个风光旖旎的生态酒都,还有一颗正在崛起的耀眼明珠——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

  2011年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三家销售超百亿的企业、2012年跻身上市公司全球500强……这是洋河收获的一份份精彩的成绩单。然而,谁能想像十年前,这个历史悠久的中国名酒企业还在苦苦挣扎,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大潮而濒临破产。

  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十八大代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董事长、总裁的张雨柏,凭借创新的思维、惊人的毅力、敏锐的洞察力、人性化的领导模式,带领企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丽转折。

  产品创新开启大转折

  一位洋河酒厂的老职工至今还记忆犹新:2002月4月,曾在政府和国企工作过的张雨柏调往洋河集团任总经理,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随之开启。到2002年底,洋河成功实现产权改制,股份制的洋河酒厂随之成立。产权变了,激励有了,企业活力显现了。在创新思维的推动下,洋河开始了找寻商机之路。

  “真正的创新,关键是在对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上,去超预期的满足”,张雨柏告诉大家。洋河人沉下心来深入市场,开展近8000人次的消费者调研,首先发现的是消费者饮酒变化中的商机。

  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从消费者核心需求出发,洋河创造性地提出第一口、第一眼、第一次心灵感受三个第一的营销理念。用张雨柏的话说就是:“第一口代表的是物质文化,第一眼代表的是品牌文化,第一次心灵感受则是精神文化。”

  2003年9月,洋河“蓝色经典”在白酒行业率先提出“绵柔型白酒”新理念,并赋予产品全新的蓝色包装和品牌文化内涵。当时对于“绵柔”、“蓝色”很多人不理解,即使跟随洋河多年的经销商也犹豫不决。但实践证明,这一决策为洋河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洋河蓝色经典一上市就掀起“蓝色风暴”,创造了同行业公认的单品销售额增长奇迹。自2005年以来,洋河已连续7年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幅近30个百分点,跃居行业前三甲。

  创新机制注入强大内驱力

  在绵柔型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后,摆在洋河面前的一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就是内部的运营机制如何适应快速扩大的企业规模。

  “好的机制会让坏人变好,坏的机制会让好人变坏。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监督机制要到位,才是真正的现代管理体制……”有网友在微博上摘录了张雨柏在第四届中国长三角情商论坛上的演讲,并将这些话称作 “金句”,表示“支持”。

  张雨柏这番演讲出自2010年,其实早在数年前,洋河就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传统国企的思维习惯,转换了企业内部运营机制。机制转型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国企变得不够顺畅,但洋河的转型之路则清晰得多,即建立起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责任机制。

  对这个机制,张雨柏明确提出来时只不过用了20个字:“向下负责、向上约束、上下连带、牵头为大、导向市场。” 何为牵头为大,用洋河人的理解来说就是,企业大了以后很多流程都不是上下流程而是横向流程,横向流程就会涉及到牵头部门和牵头人,牵头部门和牵头人是关键角色,牵头为大的“大”指的是两个概念,第一个“大”是权力大,牵头部门牵头人有权力对整个链条中的所有人进行指挥和奖惩,有奖惩指挥权;第二个是责任大,这条链出问题牵头部门和牵头人是第一责任人。

  “像洋河这样的大型国有名酒企业,如果不进行机制创新,就好比断了一只翅膀的鸟,那样是飞不高、飞不远的,只有解决好了机制问题,才能为传统白酒企业注入强劲的内驱力”,张雨柏说。

  以市场为导向、权责分明的运营机制,让企业上下充满了活力与激情。经过长期发展,这已经成为洋河的一种文化。而由此形成的执行力,也被业内很多专家评价说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

  “三领三报”谱写发展新篇章

  近十年来,洋河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特别是2010年洋河还与同属宿迁市的双沟酒业实现成功整合,组建苏酒集团,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两大中国名酒、五枚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集团,同时也是生产规模与技术实力最为强大的白酒企业集团之一。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