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国CPI重上2时代 专家称通胀压力并不存在
专家分析:未来价格指数不会大幅走高 通胀压力并不存在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这是CPI在“1”时代连续徘徊两月后,重返“2”时代。在数据中,除食品类仍是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外,新涨价因素跃升为拉动上涨的主力,至11月份,CPI2%的总水平中,新涨价因素占到了1.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1至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7%。
11月份,在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9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11月份,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0.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1.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0.4%。
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2%。1至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分析:11月份,全国CPI重返“2”时代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到年底,一系列新的调价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价格上浮;另一个原因是季节性因素,冬季蔬菜供应到了淡季,鲜菜、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拉动价格上涨。赵弘院长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由于货币没有更大的投入,经济政策仍以稳增长为主。因此,价格指数不会有大的变化,会相对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稳中微涨。到明年,随着党的十八大后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的推出,价格指数会有所变化。
对于明年是否会出现“通胀”的压力,赵弘分析,目前价格指数相对较低,大的涨价因素,例如房价大幅上涨等并未出现,所以“通胀”的压力并不存在。
记者了解到,有经济学家认为,虽然物价指数总水平相对较低,但食品类的生活必需品仍出现了逐月上涨的趋势。这会给低收入人群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记者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