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 旧常态不可维持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庞无忌)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22日在北京表示,过去30多年中国以“高投资支撑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已不可维持,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逐步下行的通道,“这是不可逆转的”。
在当日的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从2010年的第三季度就开始逐步下行。在2009年的“强刺激”以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曾经维持过三个季度以上的较高增长,但随后就进入了下降的通道。直到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降到了7.3%。期间官方有几次宏观经济的刺激动作,但是其支持GDP回升的时间越来越短暂。
例如,今年从第二季度开始的一轮微刺激,实际上只将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随后GDP增速又开始掉头向下。10月份开始一轮投资上的扩张,“但是看来这次的收效显得更小”,吴敬琏说。
GDP减速源于以往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都发生力道下降的情况。吴敬琏解释,一方面,中国人口红利逐步的缩减,高投资又带来产能过剩等严重的宏观经济隐患;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通过直接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国内技术水平的空间受到压缩。
在此背景下,如果找不到新的动力中国就可能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上,也就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吴敬琏强调,由于经济减速是由各种客观因素所决定的,需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能急于去用老的办法,用强刺激的办法把增长给拉起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将重心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他指出,提高效率、优化结构要靠改革,要靠全面的推进改革。而近期的一系列改革已有了“小试牛刀”的效果。例如,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工商登记的便利化,使新增的工商户数量大大增加。
吴敬琏直言,全面深化改革会碰到意识形态的障碍,既得利益的障碍,操作上的复杂、困难的障碍,以及过去旧体制、旧的增长方式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经济问题上的困难,所以它并不能一蹴而就。他呼吁高层,总结经验和教训,规划未来,使人们希望建立的那个新常态更快的建立起来。
84岁的吴敬琏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几乎参与了1978年后每一场重要的经济改革论战,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