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尚产业成浙江万亿级"新宠" 或成传统轻工业出路

2015年01月25日 1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杭州1月25日电(记者 赵晔娇 见习记者 王晓婕)领带、服装可以通过网络享受“个性定制”的服务,任何面料、尺寸都由个性设计师操刀设计;传统的抽油烟机上下排风方式转变成侧排风,可以享受敞开式厨房无油烟的舒适环境;开着蓝牙,放在任一地方的喇叭便可播放音乐……在“浙江制造”试点县市之一的嵊州,活跃着这些和“时尚”息息相关的因子。

  “2015年,嵊州将开始打造时尚产业之都。”正在此间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嵊州市代市长孙哲君如此说。

  嵊州的做法紧扣着浙江的脉动。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每一个产业,都将被打造成万亿级别。

    尤其是时尚产业,在这七大产业中算是“后起之秀”,其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在浙江还属首次。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把时尚产业发展作为升级、改造传统轻工产业的战略方向与路径,要把时尚产业培育成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何为时尚产业?一般认为,时尚产业不是一个独立产业门类,而是通过各种技艺、创意、传播、消费等因素,对传统产业资源要素整合、提升、组合后形成的一种较独特的产品、商品运作模式。早在2010年,中国首部时尚产业蓝皮书就预测,到2015年,时尚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高于GDP以及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年均增长大体在20%左右。

  时尚产业最终的目标,便是为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制造”试点县市之一的嵊州,便将“时尚产业”列为2015年的发展方向。

  “嵊州有三大主要产业,分别为领带服装、厨具电器、机械电机,”孙哲君认为,这三大产业都和“时尚”有关。

  嵊州是领带之都。该市现有领带生产企业2000余家,年产领带3亿多条,占全国领带的90%,世界的60%,产品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打造“时尚产业之都”,嵊州市定下了七大行动。其中两条,便是实现领带服装定制化,并让产品销售多元化。

  孙哲君谈到了一次去广东考察一家工厂的经历。

  “那次去广东考察一家生产家具的工厂,工厂里都是根据客户要求的尺寸、颜色等来定制家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嵊州领带也可以走这条定制的道路,潜力很大。”孙哲君谈到。

  而这一观点,和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巴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领带及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多年,金耀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理念。

  “下一步,我们企业将针对国内市场将开展定制化的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和面料供应商、设计师、个性化生产的工作合作,做一个资源整合,客户需要任意面料、版型,都可以量身定做。”金耀谈到了新计划。

  与领带不同,嵊州的集成灶、电声电器则是通过高新技术来凸显时尚因子。这也正如浙江省省长李强说的,强化创新驱动关键是抓好科技创新,“传统产业成为时尚产业,背后就是科技品牌的支撑。”

  以抽油烟机为例,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抽油烟机以上下排风为主,而嵊州的亿田企业则推出了侧排风的“新武器”。通过侧排风,即使是敞开式厨房,也可以做到室内无油烟。为了适合年轻客户的需求,嵊州还推出了“集成灶,嵊州造”的口号,推动厨电产品品牌化。电声电器就更时尚了,通过蓝牙连接,放在桌上就可以听音乐。

  因此,在孙哲君看来,嵊州三大支柱产业,直接和消费者接触,都带有时尚因子,是打造时尚产业之都的基础。

  不仅仅是嵊州,浙江多地也在探索“时尚”这条道路,比如温州已做出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的决定,加快推进瓯江口新区灵昆岛“东方时尚岛”规划;宁波围绕“创意、时尚、体验”理念,精心打造和丰创意广场;海宁围绕皮革、轻纺、经编三大传统升级,加大投入开创时尚蓝海。此外,绍兴围绕轻纺产业升级,力争打造亚太时尚产业中心;义乌通过举办系列国际博览会、国际模特大赛,力争打造世界时尚之都。

  浙江省发展研究规划院的产业专家曾指出,浙江省在时尚产业中的优势明显。一方面,浙江轻工业较为发达,已在服装、鞋类等都已形成了一批较知名的品牌,另一方面,浙江省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皮革城、绍兴轻纺城等平台。

  目前,浙江省经信委也在制定《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该规划的实施,浙江时尚产业的发展势头将会更加迅猛。

  在此前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就指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各类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全面向七大产业倾斜,加快把七大产业培育成万亿级产业”。(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