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施“金融振兴”战略 重塑百年晋商辉煌
中新网太原6月17日电 (宋立超)近日,山西全省范围内掀起一场“金融风潮”:当地官方高调提出“金融振兴”目标并引发各方关注。一时间,媒体评论、专家解读、各项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金融”二字成为当地热词。
“作为中国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深刻认识到金融的重要性。明清时期,晋商创立票号曾‘执中国金融界牛耳’,中外闻名,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重现当年辉煌。”17日,山西省金融办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晓谦说。
金融振兴,是主政山西不到一年时间的省委书记王儒林继强力反腐后的又一个“大动作”。5月29日,在太原市召开的山西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上,王儒林用长达15700多字的讲话阐述了官方对于“金融振兴”的战略决策。6月16日,王儒林专门通过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畅谈金融与山西经济振兴。
“近段时期,高层对金融领域的关注可以用‘高频’二字形容,领导层几乎周周都在开会研究相关议题。”王晓谦表示,山西希望把金融“活水”引进来,利用杠杆作用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旨在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路。此后,“经济转型”成为山西主政者的努力方向。在摆脱一煤独大、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新兴产业的同时,充分挖掘金融领域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亦开始受到官方重视。
“我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深刻理解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新变化,充分认清金融服务和金融消费的巨大发展空间,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等契机,顺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山西省金融领域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传承晋商金融血脉,提升金融对山西省经济的支撑作用。”王儒林说。
王晓谦亦表达同样观点。他说,山西致力于经济转型发展多年,认识到金融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山西将金融发展提高到战略层面,不仅明确了山西金融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六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王儒林在署名文章中表示,作为中国著名的产煤大省,山西煤基型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而正因如此,当地的金融业服务重点长期以来都是煤基产业。受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2015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这六大行业增加值都明显下降。同时,转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金融振兴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需要”。
而山西省金融业自身也迫切需要发展壮大。早在明清时期,“汇通天下”的晋商曾驰骋商界500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不仅开创了早期金融业的先河,分号更是遍布海内外,创造了“中国最早华尔街”之名。但随着时代变迁,山西金融业荣光不再,面临资本市场及相关产业发展滞后、金融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来自山西省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5月,山西省共实现各类融资1976.91亿元,同比多增281.43亿元,完成全年融资计划的47.07%,快于上年同期进度6.6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等均稳定增长。王儒林曾坦言,经过多年发展,山西初步形成了各业并举、功能基本完备的金融体系,但仍要清醒看到山西金融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6月8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金融振兴“路线图”,其中提出,到2020年,山西全省间接融资比2014年增长45%,直接融资比2014年翻一番,力争使全社会融资总量比2014年增长60%,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分别突破60家、30家、30家、300家,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把太原逐步打造为中西部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
“大幕已经拉开,但金融热潮下仍需‘冷思考’,各地方需要因地制宜,找到各自在金融领域的‘短板’再研究具体措施。”王晓谦说,在全面推进金融振兴的契机下,希望山西能像当年一样在中国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