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构: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比实际信贷风险存一定低估

2015年11月24日 18: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24日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与实际信贷风险相比存在一定低估,关注类、次级贷款的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偏差较大。

  报告称,2015年商业银行信贷出现坏账风险最严重的行业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采矿业,商业银行除传统贷款业务外,风险最高的业务是P2P网贷业务。如果银行信贷质量继续下降,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依然是银行信贷风险潜在高发区。

  报告认为,当前不良资产供求双方的价格分歧较大。商业银行希望以较高价格和较快速度完成“坏账”的“打包”出售,而由于市场供应明显增加以及处置难度加大,作为主要需求方的资产管理公司,对收购不良贷款变得相对谨慎。价格分歧的持续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积压,阻碍风险的及时释放,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利。

  报告还认为,不良资产风险已不再局限于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委托贷款逾期数额巨大,企业间存在大量逾期应收款,价值发生贬损的股权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层出不穷,这些风险很容易侵入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有必要将其纳入不良资产市场进行风险处置。

  据了解,该报告是东方资产课题组通过对商业银行及资管公司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做出的观察和分析。 (记者姜琳)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