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胡同的文化记忆:“胡同”词源及趣名胡同(2)

2011年02月25日 11: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这句话看似比较夸张,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一书的统计,当时北京城就有胡同2000多条。到了20世纪40年代,《北京地名志》中记载的北京胡同已达3200条。而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称录汇编》当中,北京胡同的总数已经超过6100 条。

  其实,在北京,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它还似一座座北京风情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映着万千生灵的律动流过。

  让身边的文明不再失落

  也许文化和文明真不是一对同义词,因为有时候,它们之间的冲突是那样的明显。

  如果说,胡同可以算作北京文化的一个代表,那么,近年来,胡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碰撞却来得那样猛烈。有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配合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大潮的推进,北京胡同已经陆续被拆、改掉了1000余条。在这一过程中,即便是“元老级”的三庙街胡同亦莫能外。

  如今,走在这条300多米长的胡同里,闭上双目,虽然辽金戈马、明清繁华似乎还会在脑际浮现。然而,仔细看去,历史的风尘其实早已远去,胡同的古貌也已如烟般逝去。柏油路、砖墙面所带来的,却只是机动车的呼啸而过,建设者的身影重重……

  面对这种情势,很多文化界人士纷纷呼吁:“请保护北京胡同,保护北京文化的根脉。”

  三庙社区副书记李深表示,很多老胡同都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它们保留下来,其考古价值、旅游潜力都将远大于拆除后的经济效益。以三庙街胡同为例,如果能够妥善规划,重建三庙,则必将有效带动这一街区的综合发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