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巩县兵工厂为躲避日寇 紧急南迁

2011年05月25日 17:38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巩县兵工厂为躲避日寇紧急南迁
巩县化学兵工厂老照片 巩义市人防办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为躲避日寇,紧急南迁

  □记者 朱金中 

  引子

  由于受军政府兵工署的直接领导,巩县兵工厂实行非常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所有事务,大到生产安排,小到枪支维修,都要及时上报,经过批准方可进行。

  为了便于管理,工厂设正监督一人,副监督二人,下面分设总务、工务两个处,各设处长一人,总务处管辖文书、业务、会计三个科室和稽查、医务两个所;工务处管辖工程所及几个子厂。后来,监督一职更名为厂长。

  从1921年到1938年,巩县兵工厂先后有过13位负责人:蒋廷梓(总办)、刘召东(总办)、谢天祥(监督)、李文田(监督)、余瀛(监督)、吴瑞芝(监督)、尚德胜(监督)、吕民贵(厂长)、陈万青(监督)、黄璧(厂长)、吴克润(厂长)、毛毅可(厂长)、李待琛(厂长)。

  蒋廷梓为炮兵军官出身,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进入北洋陆军跟随袁世凯。作为第一任负责人,蒋廷梓见证了巩县兵工厂的初创阶段。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尽管蒋廷梓也很敬业,但效果并不理想。

  1925年3月,河南督办胡景翼派参谋刘召东任巩县兵工厂总办,但刘召东发现兵工厂积欠太多,一直不肯办理交接手续。于是,胡景翼、蒋廷梓和陆军部,各方打起了“电报战”。一直到1926年1月,刘召东才勉强上任。

  由于处于军阀混战阶段,巩县兵工厂早期的负责人,如蒋廷梓、刘召东、李文田等多为职业军人,属于“外行领导内行”;巩县兵工厂划归兵工署领导后,兵工厂负责人中黄璧、毛毅可、李待琛都是兵工专家出身,兵工厂走上了“专内行理”的道路。

  其中黄璧早年留学日本,是国内杰出的兵工专家,而毛毅可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对德式枪械非常精通,正是他带领巩县兵工厂,制造出了“中正式”步枪。

  最后一任厂长李待琛,也是兵器制造专家,在当时被誉为“兵工国宝”、“兵器奇才”。他一生著作颇丰,《原子武器》、《现代武器》、《金属材料》、《军械制造法》、《国防建设之基础》、《枪炮制造及理论》等专著对民国兵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日三下令,要求工厂一周内搬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平津一带很快被日军占领。此后,华北门户洞开,黄河边上的巩县兵工厂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逼近,巩县兵工厂不但正常的生产受到影响,而且随时都有沦陷的可能,南迁问题很快提到了日程。

  1937年11月15日早晨,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给巩县兵工厂下达命令:“将未安装的机器运往武汉。”下午又改令:“将全部机器拆卸运往汉口。”次日再发急令:“将工厂迁往株洲,限时一周内拆卸运出。” 

  对于一个建厂十多年、产品日盛的兵工企业来说,一周内整体搬迁,谈何容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厂领导还是基层员工,都开始忙碌起来。原本井然有序的巩县兵工厂,一夜之间命运发生了改变,厂里再也听不见轰隆隆作响的机器声,取而代之的是拆卸机器、搬运机器的敲打声,到处是进进出出的人流和车流,几千名员工、成千上万件机器设备,要拆卸、包装、装车……以至于当时的媒体称,这是一次“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巩县兵工厂的搬迁被日本侵略者发觉,为了破坏兵工厂,日军对兵工厂进行了轰炸和炮击。

  根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日军飞机先后对巩县兵工厂进行了4次大规模轰炸,炸毁厂房,炸死炸伤许多工人和附近无辜居民。

  1937年11月19日,巩县兵工厂开始拆卸装车,第二天,首列搬迁火车就开出。“那个时候,效率是相当高的,因为日本人已经打到黄河对岸了。工人们拆卸、装车的速度非常惊人,每天都要发出一列火车。”巩义文史专家董洪贤说。

  【南迁路上,两次遭遇“大事故”】

  巩县兵工厂离开巩县后,踏上了南迁之路。一路上,先后遭遇了两次“大事故”,可见南迁之路的颠沛。

  据档案资料记载,1938年的夏天,巩县兵工厂搬迁到了长沙北门外朱家花园附近。一天上午,兵工厂突然发生了爆炸。据一些人回忆:“一根粗大的黑色烟柱子,在西北方向的朱家花园上空直插云天。湘雅医院的救护车和厂里的汽车,都匆忙驰往现场。”

  爆炸造成的火灾和余爆几天后才彻底平息。据工人们说,“临时车间和原来储存成品的房子,全都炸塌了,连树梢上都挂着血肉模糊的半条人腿,惨不忍睹”。

  “原因很快就查明了,当时全国抗战,时局吃紧,据说前线最缺的是手榴弹,工人为了多产手榴弹,嫌原来安木柄时用两颗木螺钉固定速度太慢,改用砸铁钉代替,这样三榔头两锤子就解决了,比上螺丝快得多。”孙宪周说,知道手榴弹结构的人都清楚,手榴弹的木柄是空的,那砸钉子的地方,正是雷管,雷管里是白炸药。这种烈性的白炸药,不要说钉子扎住会爆炸,就是受到剧烈震动,也一样会爆炸。“工人在钉钉子的时候,可能钉子扎住了雷管,引爆了手榴弹。”

  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这次大爆炸的消息,大发雷霆,当时的厂长和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分。

  祸不单行,两个月后,巩县兵工厂又发生了一次爆炸。

  当时长沙北站运来一节铁皮闷罐车,被工厂安排在车站尽头暂停。车上装的全是世界各国的炮弹样品,是专供兵工厂拆卸研究的。

  一天午后,又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很多人看见巨响过后,几块铁皮被炸上了天。车站内存放的一些弹药也被引爆,一些武器还被炸得四处乱飞,叮当作响,整个长沙北站当时就瘫痪了。

  事后原因查明,是因为天气炎热和疏于管理引起的。虽然这次爆炸没有伤到人,但前线战事非常紧张,车站一炸,耽误军队四个小时无法调动。

  这一次,蒋介石又是大发雷霆,相关责任人员被关了整整三个月的禁闭。

  【鲜为人知的化学兵工厂】

  在采访巩县兵工厂的过程中,陪同记者采访的文史专家孙宪周、董洪贤多次提到“老厂”一词,起初我以为这是巩县兵工厂的一种怀念性称呼,但孙宪周告诉我,老厂说的是巩县兵工厂,新厂指的是另一座兵工厂。

  “巩县兵工厂,现在巩义人都知晓一二,但除了这座兵工厂,在今天巩义市陇海线以南、石道河以西一带,还建了一座化学兵工厂,主要生产化学武器,这个兵工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孙宪周说,这座化学兵工厂是后建的,因此称为新厂,为了保密起见,又称“巩县兵工厂分厂”,或简称分厂,其实它是一座从管理到生产都完全独立的兵工厂。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迫在眉睫,日本法西斯拥有很多化学武器,这个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对付日本侵略者,南京国民政府决心发展自己的化学兵工业。”董洪贤说。

  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委派化学工程专家吴钦烈、董显光,赴美考察美国的国防化学工业,并订购相关机器设备和聘请技术人才。

  1932年11月,吴钦烈回到国内。此时,化学兵工厂的厂址已经由蒋介石拍板确定,就设在巩县。

  1933年7月1日,化学兵工厂筹备处正式在南京成立。吴钦烈兼任筹备处处长,张铺良为总务主任,胡尉为工务主任。同时,在巩县建立工程处,并委派化学工程师方志远负责建厂。

  化学兵工厂共征地308亩,征地完毕后就是修建厂房,第一批共设计了8座厂房,一座办公楼,5座外籍工程师住宅、100间工人住宅和一所医院。

  据档案记载,化学兵工厂的筹建费用分两部分,“向国外订购设备和来华人员费用,共支付美金48万元;用于征地、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辅助工程、铁路专线等,共支付150万元”。1936年,工厂建成,正式投产。

  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化学兵工厂受到南下日军威胁后,国民政府非常重视,1937年11月16日深夜,军政部兵工署急电化学兵工厂,要求“急如星火地拆装全部机件经汉口运四川”。

  抗战胜利后,化学兵工厂留在了重庆,再也没有回到巩县。由于当年搬迁时考虑到其生产产品的特殊性,化学兵工厂采用整体搬迁。今天的巩义市已经找不到任何和化学兵工厂有关的地上建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