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许昌人”头骨化石模型已复原 中奥将合作研究

2011年08月28日 2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朱晓娟 李占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类学系本月刚刚在郑州签订协议,将共同承担对“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扫描成像研究。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是中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大量精美细石器、牙针、赭石染料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从中发掘出土的距今8万-10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及相关资料,是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古人类及其文化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奥双方商定,对“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扫描成像研究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将人类化石断块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精度CT实验室进行扫描取得基础数据,第二阶段是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对化石扫描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

  CT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古人类学领域,已引起古人类学研究的重大变革,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对化石作无损切片检测,并对古人类化石的精细器官、硬组织微细结构进行断层扫描,快速提取内部结构及准确分割,以达到三维立体重建的可视化效果。

  维也纳大学人类学系的Weber教授是世界上将该项技术用于人类化石研究的发起者,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用CT扫描技术对出自非洲和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的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已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同时,维也纳大学人类学系建有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数据库,在此将确定“许昌人”在世界古人类学上的进化位置。

  目前,“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模型已经复原,并取得了测量、分折资料和初步成果,目前已进入论文发表阶段,此次中奥合作,将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检验和提升,双方将通过三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