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朝版《梁祝》北京相会 像打擂台更像艺术交融

2011年12月31日 10:1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朝版《梁祝》北京相会像打擂台更像艺术交融
《梁祝》剧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演的还是“蝴蝶梦”,不过梦境变得更华丽

  记者 南芳 陈宇浩

  当两只蝴蝶一前一后地飞翔在舞台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经·击鼓》里的名句打动了现场每个人的心。

  昨晚,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版《梁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一开场,绚烂的舞台上,大块的红、黄、蓝极富冲击力,宛如一幅油画,一下就吸引了台下所有的目光。

  小百花在北京有一批固定观众。很多老观众在进场时相互打着招呼,也有一些穿戴时髦的白领携带闺蜜前来看戏。在戏开场前,几位白领还在讨论今天各大商场的折扣。可当大幕拉开,她们马上停止讨论,投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唯美爱情中。

  新《梁祝》的基本框架完全承袭徐进先生当年的剧本,“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山伯之死”……每一幕的名称也和当年袁雪芬、傅全香的版本一模一样。

  对于老观众来说,味道没变。而对于新观众来说,朴素的爱情则来了一次华丽转身——“大撞色”的对比下显示出的却是写意背景。“草桥”、“书院”都是纯线条式的,或是桃花满树、绿水悠悠,春山黛离愁;或是画屏深锁、小径兰窗,一派春光”,缠绕的铁丝和镂空花纹的钢板衬起了这一台的姹紫嫣红。

  配上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唯美凄楚的传说中,进入一个童话般的“蝴蝶梦”。

  新版《梁祝》从2006年演出到现在,已经5年了。

  这5年,他们走遍了中国各大城市,四进国家大剧院商演,远赴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德国等地,还参加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古老的国际艺术节……演出多达300余场。

  而在这个岁末的寒冬,“梁祝”像一根管道,连接着跨年的温暖,也连接着两国艺术的融通度。

  据悉,今晚,小百花版《梁祝》将在长安大戏院继续上演,而朝鲜血海版《梁祝》也将在国家大剧院亮相。

  像打一场擂台,更像是一次艺术交融

  一个是越剧,一个是歌剧,在2011年的尾巴,中、朝两国最顶尖的艺术团体,以“梁祝”典故为纽带紧紧栓在了一起。

  你看,艺术就消弭了国界。这次奇妙的“同题飙戏”,与其说是一种竞赛,不如说是一场无滞无碍的艺术交融。

  小百花此次进京,演招牌剧目《梁祝》,也是2011年浙江所有艺术剧团中的压轴演出,“贺岁感”十足;而血海歌剧团自10月展开中国巡演后,更是两个多月来一直在各个城市穿梭,甚至没回过一趟朝鲜。明晚能在北京跨年演出,同样具有“特殊姿态”。

  昨晚,在艺术行政科长朱英日的带领下,朝鲜血海歌剧团的一竿子主创人员,准时出现在了长安大戏院的观众席上。整个演出过程中,他们始终安静而礼貌。当然,当台上的小百花演员甩出惊艳的唱腔时,朝鲜姑娘们也会兴奋地鼓掌。

  朱英日还透露,在他们《梁祝》的排演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家们也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据了解,血海版《梁祝》的100多套演出服装由朝方设计后,特别交给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蓝玲工作室制作。拿到成品后,团员们一致惊呼:“没见过这么精美的绣制!”

  而舞美道具方面,小到换景的“手推车”,大到体现中国民族元素的布景,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舞美专家王尧带领的小分队,也给血海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