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河南女大学生复原古代“女子笄礼”(图)

2012年03月24日 1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河南女大学生复原古代“女子笄礼”(图)
两位女大学生在长辈注视下“加笄” 牛爱红 摄
两位女大学生拜谢长辈 牛爱红 摄

  中新网郑州3月24日电(汤荔) 3月24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古老节日“上巳节”,又被称为“女儿节”。当天上午,河南的两位女大学生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按照古时候“女儿节”的风俗接受了一场女子“成人礼”,希望籍此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3月24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的华夏音乐厅,仿佛是穿越了时空,伴随着悠扬的古乐,一群身穿汉服的青年男女,正在复原着现已消失的一种古代礼仪———“女子笄礼”,也就是“女子成人礼”。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女子满15岁,家族中将为其举办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仪式,男称“冠礼”,女为“笄礼”。“上巳节”在中国古代就被称为“女儿节”,是古代汉族少女行“成人礼”的日子,“成人礼”后标志着从此步入成人之列。3000年前,这种礼仪在华夏大地上就如春节、端午一样普遍,到宋末逐渐消失,但是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现在仍保留着这种“女儿节”的风俗。

  当天行“成人礼”的是两位女大学生,观礼的则是她们请来的亲朋和好友。整个“成人礼”分三部分,也就是三次“加笄”。一加为笄者把头发梳理好,插上发簪,也就是“笄”,从此告别垂发总角的孩童时代,服装也从原来孩童所穿的采衣,换成成年女子所穿的襦裙;二加是把笄者比较简朴的发笄换为典雅庄重的发钗,将日常的素衣襦裙换成温婉端庄的礼服;三加是把笄者头上的发钗换为雍容华贵的钗冠,并将礼服换为更加庄重大气的大袖深衣礼服。

  来自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张健霞是当天参加“成人礼”的主角之一。她告诉记者,“古代的少女成人前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头发,服装。这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曲裾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这种换装象征着笄者将放弃顽性,担当起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张健霞说,女孩子在行“成人礼”的每次换装过程都要拜自己的长辈和正宾,以示感恩。今天就是妈妈陪着她特意从漯河赶过来参加这个特殊的仪式的。第一次换襦裙后,妈妈还夸她今天最漂亮了,自己也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很多人都说80、90后是悄悄长大的一代。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间那条分水岭好像就在懵懂中被跨过,我就是希望通过一种形式来宣告自己已经长大了,”“成人礼”的另外一个主角,河南农业大学的女大学生张梅欣说,今天她的父母虽然没有到场,但是她的老师作为长辈见证了整个过程。听说她要参加这样一个成人礼,宿舍里所有的姐妹今天都来了,“她们都很羡慕我,还问明年办不办,她们也要参加一次。”

  这场特殊的仪式也吸引了很多周末到博物院参观的市民。有市民表示,以前知道日本有“女儿节”,没有想到这是中国古代的习俗,步骤虽然繁琐,却足可看出古人对成人礼的重视。

  这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担任“成人礼”赞者(也就是主持人)的贾辅仁告诉记者,这场次活动是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和河南高校汉服联盟的汉服爱好者共同举办的,其目的就是要还原一下这种失传已久的古老仪式,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这种古老习俗,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