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建房挖出建国前遗书 介绍家中藏有金银财宝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在墓中挖出的装有“遗书”的陶罐。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谢全建 摄影报道)河源市连平县三角镇塘背村范屋自然村村民范简初珍藏一份“遗书”,这份“遗书”是他家20多年前挖屋基建新房时,从墙基下面的一座坟墓中挖出来的,至今已珍藏25年,保存完好。现年47岁的范简初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从这份“遗书”中,找到在战乱失散的墓主后代,让墓主后代从“遗书”中找到自家祖宗留传下来的“遗物”。
挖屋基挖出墓中“遗书”
据范简初介绍,1987年冬,他家准备在一处荒坡上新建一处民房,在挖屋基时,意外挖出一处坟墓,当时从墓中陆续挖出几个陶罐、陶塔、烟斗、茶壶等物,但陶罐里面没有发现骨灰或遗骨,范简初当年打开其中一个密封的陶罐盖,发现里面有一份写于1948年仲冬的“遗书”,一直珍藏至今,已有25年。
范简初称,连平县三角镇塘背村自古以来只有严、范两姓村民,村里从来没有听说有陈姓的,他曾从邻村多方探听墓主陈姓的消息,也没有打听到墓主“陈永发”的名字和具体住址。
“盼望陈家后人看到这个报道后,能相互找到在战乱年间失散的亲人。”范简初称,陈家后代若获知这一消息,请尽快与他联系,他愿将这份“遗书”完璧归赵。
墓主在“遗书”中
有寻子的遗嘱
范简初称,之所以将“遗书”留存下来,是因为“遗书”中介绍有墓主在战乱年间寻子的信息和陈家藏有金银财宝的遗嘱。
记者从“遗书”中的内容了解到,墓主陈永发应该是一位大户人家,他在“遗书”中称家中有田地百亩、房舍百间和庄园2处,并有3个儿子。
墓主陈永发立下的“遗嘱”称,古稀之年的他难测后事,于是将家中的金银元宝藏在堂中墙下,盼望在外的3个儿子早日归来,取出家中的金银元宝给3个儿子平分,不得争执。
“遗书”中说,如果这些金银元宝以后被他人获得,希望获得者能代做善事,用来筑路修桥,以泽“万代之民”。
>文化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