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云梦建楚王城公园 打造楚文化旅游区商业区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陈群 程爱华
穿越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云梦楚王城有过辉煌,有过寂寞。
28日,缤纷的礼花,轰鸣的礼炮,让沉默的云梦楚王城遗址,再度成为人们的焦点——“楚国盛世·楚王城公园”项目在此开工奠基。未来,这里将成为楚文化旅游区和商业区。
穿越2000多年历史
云梦楚王城,是周、秦、汉三代延续使用的重要城邑故址,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其遗址位于云梦县城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由大小城组成,夯土城墙总长约7700米,总面积2.1平方公里。
楚王城不是一次性修建而成,而是逐步修筑和加建而成。
楚王城始建于战国中晚期,修成东、南、西、北城垣,并开挖内外护城河。至东汉早期,楚王城修筑中城垣,将城区一分为二——西城作为内城进行着持续的城市建设;东城则作为外城而废弃,逐渐成为城市墓葬区。
战国时,楚王城为楚安陆的政治中心,也是楚的军事别都。公元前278年被秦军攻占,成为秦治下一县。汉晋时期,楚王城几度成为江夏郡城。先秦时,素有古泽之称的云梦,“犀兕麋鹿盈之”,为楚王室贵族游猎之所,历代楚王都曾“结驷千乘”游猎于此。入秦后,云梦为秦皇室家禁苑。秦始皇、汉和帝、汉桓帝都曾到此巡视。
目前,西城遗址为县城所在地;东城占地约1.1平方公里,保存较好。
1992年,楚王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厚重价值非凡
云梦楚王城遗址是一座文物宝库。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楚王城遗址及其城郊古墓群,出土了从商代到秦汉时期的文物万余件,如战国磨光彩陶、卧鹿立鸟木雕、秦代漆木器、东汉陶楼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楚王城四周分布着珍珠坡、睡虎地、龙岗等15座大型墓地。
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在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填补了中国考古史和法律史的空白,震惊了世界,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云梦也因此被学界誉为“简牌界的圣地”。
不仅如此,楚王城有很高的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现存的城垣、城门、台地等,对研究战国时期建筑形制、材料和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古运河为古城的水源干线,对研究古代城市给排水技术具有科学实证价值。城址内发掘的大型夯土台基、红砂石柱础、土陶的水井下水管等,为研究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见证和文献依据。
从历史走向未来
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背负“楚国别都”盛誉,云梦如何让楚王城与现代城市建设融合,再焕光彩?
今年7月,云梦以“楚国别都,文明古城”为主题,成功引进深鸿润集团战略投资75亿元,“楚国盛世·楚王城公园”项目应运而生——总体布局为“一心三区”,即楚文化旅游中心、楚文化商业区、休闲配套区、旅游产业区。
项目将以“楚文化”为灵魂,以“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为主题,展现楚国历史,再现楚国辉煌,形成历史、民俗、艺术、休闲、商贸、生态、墓葬、宗教共八大文化支撑;同时形成九大综合功能,即楚文化体验、文化休闲、商务休闲、特色购物、酒店餐饮、互动教学、大型演艺、文化传播、艺术交流。
“第一期建设1500亩,投资37亿元,3年建成,打造成为湖北境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楚文化旅游综合体,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汉城市圈文化旅游胜地,知名的楚文化之窗。”深鸿润集团董事长胡家斌表示,项目建成后,将集“遗址保护、文化公园、旅游景区”三位一体,助推县城面貌根本性改观,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升云梦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将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楚王城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古老的城垣与流淌的护城河重现。千年云梦,正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