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梁启超论“一战”手稿将上拍 扉页题为儿子所著

2013年04月12日 07:5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梁氏档案”热有望进一步扩散。继“‘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去年底在匡时秋拍全数成交后,另一件梁启超手稿《欧洲战役史论》将首次露面,登上匡时春拍。这部逾200页的著作共分两册,不仅详实记录了梁启超对“一战”之初世界时局的分析,而且也佐证了他为推动中国参战所做的努力。

  此手稿扉页上,梁启超题明为十五岁的儿子梁思成所著。他写道:“一九一四年之战世界有史以来第一大战也。生其时而恭睹之,宁非人生一奇遇。思成生于二十世纪之第一年,其十五岁生日则战事正酣也。”据了解,1914年1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曾以此手稿为据出版《欧洲战役史论前编》一书,且反响巨大,被誉为“灌输国民常识”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实,早在‘一战’爆发的十几年前,他就预言欧洲必有一场大战,且在两大战略集团对决中,德国必败。”《梁启超传》作者、学者解玺璋介绍说。

  而在手稿自序中,梁启超直言:“若吾书能为国人所不弃, 而藉此战役以洞明世运变迁之所由, 更进而审吾国之所以自处,则区区之荣幸,何以加兹。”在解玺璋看来,梁启超详察此次战役的出发点并非为写历史,而是要让国人认知世界,以及为当时的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提供某种依据。据他介绍,手稿里面还附有不少当时欧洲各国的地图。

  相关史料记载,在“一战”期间,出于国家民族利益考虑,梁启超曾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当时他是希望中国能直接出兵,不过最终是十多万华工参战。”解玺璋介绍说,这部手稿为如何认识当时中国参战的意义,以及梁本人所发挥的作用,都提供了一定参考。

  此外,除了文献价值,单纯从拍品上说,这部手稿也颇为珍贵。“由于古籍善本的大买家一旦买进,轻易不会再转手,它们将在市场越来越难见到。”北京华夏传承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顾问张正欣认为,由于稀缺及流动性不足,古籍善本尚难进入主流拍卖领域。(记者 陈涛)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