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南朝不止四百八十寺:鼎盛时有七百多座

2013年04月17日 13:50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山门民国以前叫朝阳门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昨天下午,《金陵全书》编纂100册专题研讨会召开。来自南京史学界、文博界、出版界的专家们汇聚在一起。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地方史专家蒋赞初表示,六朝时期,南京在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是统领全国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六朝宫城有28万户,以每户4口人计算,六朝时期,南京有100多万人,已经很繁荣了。当时皇宫非常华丽,皇宫内的马路是用砖铺的,而且路砖都是侧铺而不是直铺,更为耐用。要知道几百年后,唐朝长安还都是土路,只有宰相府至大明宫是唯一一条砂石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蒋赞初看来,南朝的寺庙可能不止四百八十座。二十四史中的《南史》曾记载,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蒋赞初表示,按照当时的风俗,达官贵人会舍宅为寺,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或者寺庙与住宅混合在一起,等于大街小巷都有寺庙。

    据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统计,整个东晋南朝,首都建康之佛教日益发达,海内外僧人络绎不绝,城区郊野梵刹林立,全盛时达七百多座。

    这次,《金陵全书》还找到了南京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官修志书《景定建康志》。南京大学教授茅家琦说,《景定建康志》记载,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大大小小的桥一共有40多座。

    据悉,《金陵全书》的一大创举就是首次将南京历代山水志分门别类汇集整理出版。

    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研究员朱明娥介绍,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为了显示南京与众不同,南京特别市政府经过国民政府的批准,将南京特别市更名为首都市。与此同时,南京城门名称也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

    1928年,南京市教育局首先对城门名称提出质疑,“各城门原有名称,非寓有封建思想,即涉及神怪谬说,于现代潮流颇不适合”,呈请市政府给城门改名,于是便有了改名风波。

    之后经过南京特别市政府市政会议讨论决定,将仪凤门改为凯旋门,聚宝门改为中华门,朝阳门改为中山门等。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鹿伟

    热议

    民国南京城门改名风波

    仪凤门→凯旋门(意在纪念北伐胜利)

    聚宝门→中华门(意在纪念中华民国)

    朝阳门→中山门(意在纪念孙中山)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