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何伟新作《奇石》发中文版 增补6篇故事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上官云) 15日晚,“《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读者沙龙”在北京举行。嘉宾、评论家止庵在谈到这部书的特点时指出,作者在书中贯穿了关心而不迷狂的写作态度,真正写出了所描述事件的真实本质。
《奇石》一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作者彼得·海斯勒成长于美国,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2006年以《甲骨文》一书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何伟曾自助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穿俄罗斯、中国直至泰国,也由此开启了他的纪实文学写作之路。
大致从上个实际90年代末期开始,何伟在中国生活十年,对中国当时的经济腾飞有着近距离的直接感受。身为一个记者,何伟自言更想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奇石》是何伟的专栏报道集,收录他的专栏文章,以及他出版过的长篇纪实作品中的一些精彩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的简体中文版独家增补6篇故事,包括4篇《甲骨文》故事以及两篇有关埃及的报道。
对于新作的书名,何伟这样解释:“中国就像一块奇石,每个人都能看出不同的样子。”他表示,自己总爱描写那些同样处于变动之中的人们……不过,他们都乐于交谈,因为他们都医学会用外来者的眼光描述自己身处的环境。
汉学家史景迁肯定了该书的价值。他曾这样评价道:“何伟的作品以绝妙的语调和姿态赋予他所描绘的时刻以生命,他直到何时应该等待事情的发生。”
在当天的沙龙上,止庵从写作态度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他表示,该书在写到东西方的时候,无论是中国、埃及抑或美国都贯穿了一种关心而不迷狂、冷眼旁观而不高高在上的态度,相较而言,这种态度在中国作品中比较少见,“正因为如此,书中写出了真实本质的东西,对事件的观察极为洞彻。”
学者梁鸿则表示,何伟在这本书中,以外国记者的身份看到中国,表现除了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热爱。《奇石》的内容比较庞杂,同时使用外国记者的交叉视野,不仅认知文字词语,对事件内部的文化结构也试图了解并进行思考,剖析其内部精神的生成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