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砂石"淘"化石 科学家发现5.35亿年前"钢铁侠"
中新网南京11月30日电 (盛捷)“它证实了分子生物学关于动吻动物学起源时间的推测,为整个地质历史时期,新增一个动物门类,也为寒武纪大爆发新增了一个动物门类。”,30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员张华侨展示了这些从千斤砂石中“淘”出的十几块始祖动吻虫化石。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华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肖书海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川北和陕南早寒武世(5.35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三维磷酸盐化保存的早期的动吻动物。
动吻动物门与兜甲动物门、腮曳动物门等共同构成动物界最庞大的分支,即蜕皮动物。动吻动物门是一类较小型底栖生物,终生在海洋中生活,大约有240个现生种。
“这一类的海生生物都没有眼睛,它是靠感官,比如化感器生存,身上长满了刺,所以我们英文里面说它是‘装甲的(虫子)’。”为了让大家了解动吻动物,张华侨如是形容道。
透过显微镜,张华侨介绍,始祖动吻虫长约2毫米,20个体节,每个体节上布满一圈长方形的小骨板,腹部有一个单独的具刺大骨板,还有较多空心的刺随机分布在体节上。
在张华侨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始祖动吻虫化石,用我们肉眼来看,这些化石与砂石并无两样。张华侨当时是用显微镜将其一粒粒从一千斤的砂石中挑选出来。
其实发现这些化石也算是歪打正着,张华侨说:“我挑胚胎的时候,意外发现这种虫子,当时不太认识,因为这种虫子没有化石报道,现身的物种大家也不关注,做了扫描内镜以后,发现它的特征分级特别宽,每个分级上有麻将一样排列的骨板,还有中空的刺,这些特征跟现生的动吻动物非常相似。”
然而其与现生的动吻动物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张华侨对比,现生的动吻动物只有11个体节,刺较小,而始祖动吻虫有20个体节,骨板和刺都更大。
张华侨研究团队认为,始祖动吻虫属于动吻动物门的祖先类型,是该门类的第一个化石种。同时也表明,动吻动物门在寒武纪早期就已经出现,为“寒武纪大爆发”新添了一个动物门类。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所刊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