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百年木雕神楼重见天日 源自民间祭祀活动

2015年12月29日 15:0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半个世纪后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张蕙兰报道:昨日,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广州木雕神楼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再次展出(见图,郑迅 摄),这离上次展出已有半个世纪。这座金光闪闪的木雕神楼将持续展至2016年6月28日,向观众述说经历百年的故事。

  今年10月,该馆在文物仓库中整理出一批木构件,这批木构件包括木框架若干、带彩绘的木板10余块、带金漆木雕的屏门12扇和长约4.2米的长条形木箱子8个。屏门上的金漆木雕非常精美,保存完好。木板上的彩绘内容为人物故事、龙凤和暗八仙等,色彩依旧鲜艳,保存完好。8个木箱盖板上分别阴刻“拨呼云月”、“企阳花(上)”、“拱顶鳌鱼帮口”、“横眉”、“龙柱(左)”、“龙柱(右)”、“人物柱(左)”、“人物柱(右)”等字样。而箱内存放着大量精细的木雕构件,保存状况良好。

  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拼接复原,发现这竟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神楼。神楼正门左侧门框上刻有“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即1909年),意味着这座神楼的历史已超过百年!

  这座神楼为何会来到陈家祠?该馆老馆长何民本回忆,1958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建广东民间工艺馆,组织人员到全省各地征调文物。当时通过番禺县文化局,将番禺石楼的神楼征集到馆,于1959-1964年在广州陈氏书院中展出,这次展出也是广东民间工艺馆建成后的第一个展出。1964年展览结束,神楼拆下装箱存放在后西厅。后经调查得知,该座神楼源自清代和民国时期广州番禺冈尾社十八乡著名的民间祭祀活动——“洪圣王出会”。据了解,从清乾隆年间至1950年,“洪圣王出会”活动一共持续了300多年,是当地乡间每年一度的盛事。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