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儒家文化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儒学专家:儒家文化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中新网曲阜9月21日电 (李欣 曾洁)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21日在孔子故里曲阜闭幕。与会的250余位儒学专家通过24场学术研讨,认为儒家文化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新的宇宙论,在跨宗教与跨文明的对话中,扎根于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回答了如何通过文明对话而达成文化谅解、如何与地球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关系、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和平的道路等世界性课题。
南开大学教授乔清举认为,和谐共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观,文明的本质也是追求多种关系的和谐共存,因此世界需要中国的“和”文化进行再启蒙,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国际交往准则,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和学习为基础,打破藩篱,形成全球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文明、命运与生命共同体。
儒学思想早就随着传教士的著作传入欧美,并对欧美社会产生过深刻影响,本杰明·富兰克林等许多西方政治领袖既看西方著作,也看东方著作。美国教育家帕特里克·孟迪斯在大会主题演讲表示,儒学思想对道德的强调在当代社会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世界其他国家在汲取人类智慧方面应具备全球视野,向儒学思想汲取智慧。
获2017年度“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的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儒学一直在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着智慧,随着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提升,中国有自信也有责任,从儒家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山东大学教授黄玉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学者进行儒学思想研究是现代诉求的民族性表达。当儒学思想等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应避免原教旨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具有中国儒学特色的表达方式,并为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东方智慧。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学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认为,世界文化秩序正面临重新调整,儒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已进一步提升。王学典认同安乐哲等西方儒学研究者的这一观点,即西方应该在第一次启蒙主义后进行第二次启蒙,抛弃原子式的孤立发展,借鉴儒家文化倡导的亲情、伦理、关系等思想理论。
王学典同时预测,未来人类将向彼此认同的方向前进,最终将融合各种文明优势和最符合人类基本价值的思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儒家文化会为社会重新整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思想文化支撑,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