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甘肃唐代吐谷浑墓葬群考古:多项发现填补国内考古空白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2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0
/
Duration 00:00
Loaded: 0%
00:00
Progress: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0
 
1x

    高清

  • 流畅
  • 高清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线上召开“考古中国”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线上介绍了武威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后续发掘进展和最新学术成果。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用图文形式,详细列举了考古调查中的文物保护与研究,多项成果创国内考古“先河”。其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的首次或罕见的发现。

  【同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陈国科

  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我们现在能够清理出来有800多件组,它的材质包括纺织品,漆,木器,金银器,还有陶制彩绘壁画,包括我们见到的文房四宝等等,甚至包括银胡里面出土了,咱们国内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白葡萄酒,这很多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尤其最重要的是在墓室里面发现成套的武器装备,这个在以前出现一半件就非常罕见,在咱们这是出现了成套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发现了一套铁铠甲,这个也是国内目前能见到保存最完整的铁铠甲的实物证据。

  【解说】武威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组建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廓清了墓群的基本布局。

  【同期】甘肃省文物局局长 马玉萍

  过去比如说挖一个墓葬,那就看这个墓里出多少好东西,那么现在主要是要把这个历史信息把它放到更大。

  这个墓葬因为最主要的就是它级别比较高,他又是王族,那么他又是唐代的将军。所以他葬制能体现唐代比较高级别的这个,内容也就比较丰富,但是最幸运的就是它没有被盗。

  【解说】马玉萍介绍说,该墓群的发现,使我们能够从文字和实物层面,窥见归唐吐谷浑人物质生活、思想观念、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生动揭示了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近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

  记者 高莹 冯志军 甘肃兰州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