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海归”争相进创业园求“孵化”

中新社太原3月2日电 (王燕君)不用付房租的办公场地,1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后续还有专项扶持资金。这是“海归”们在山西的创业福利。
29岁的山西人裴毅2008年从德国留学归来,经过近两年摸爬滚打,如今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事建筑节能减排业务。几天前,他获准进入山西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
由山西官方推动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始建于2003年。截止到3月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余名留学人员先后入园创业,累计“孵化”企业105家,己“毕业”企业22家,在“孵”企业39家。
这些创业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诸多先进技术领域。山西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邱宇介绍,目前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304人,积聚了大批具备自主创新意识的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不少手握高新技术资源的留学生人才对山西创业园的扶植政策兴趣浓厚。”太原市海归俱乐部主席范锐告诉记者。
初回国的留学生并不了解创业园,海归俱乐部从中充当起了“纽带”。范锐介绍说,“我们在300余人的海归群里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到目为止共收到几十个入园申请,准备分批报往创业园。”
据介绍,留学人员进入创业园区可以享受免3年房租、60—1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1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还可享受支持留学人员创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降低创办企业门槛等政策优惠。
邱宇表示,原先进入创业园的企业有一批已经“毕业”出园。目前创业园仍在张开怀抱,“欢迎各种高新技术人才前来‘孵化’。”(完)
>地方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