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京中长期教改纲要发布 10年内小升初仍不考试

2011年03月24日 15:1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天上午,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北京版纲要描绘了未来10年的教育蓝图,对群众关心的入园难、教育均衡发展、课业负担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规划。

  2020年公办园达50%

  根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本市公办幼儿园数量要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9%;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平价服务,进一步增加城镇地区公办园数量,加强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园建设,鼓励和支持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或附设幼儿园、幼儿班)。建立覆盖城乡的零至3岁幼儿早教基地服务网络。

  为达到这一目标,北京将实施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新建300所幼儿园,改造2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50所街道幼儿园。培养6000名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

  建立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管理体系与标准,核定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开展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导工作。

  监测学生课业负担

  规划纲要提出,政府将努力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构建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建立各级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评价和督导监测制度,减轻学生校内外过重课业负担。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学校不得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同时要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直通、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教师评高级须先“支教”一年

  为促进教育均衡,市教委将建立和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优质均衡发展的首都基础教育体系,开展名校办分校、教师特派、优质管理输出、学校托管等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共享。建立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制度。

  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免费

  积极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支持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入学,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完善残疾学生资助制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打工子弟教育纳入财政保障

  北京将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范畴,使随迁子女在首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从2009年春季开学起,北京市公办中小学对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用,由政府财政全额负担,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为此投入超过10亿元。

  中职教育逐步免费

  要增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支持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相互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逐步降低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

  同时,还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建立优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免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制度。

  下个10年小升初仍然不考试

  未来10年,仍然坚持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升初不会考试入学。北京将继续推进高考改革,把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探索开展市属高校本科自主招生试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继续推进以会考成绩和职业素养测评结果作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改革。探索英语听力测试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同时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

  此外,成人高等教育将探索实行标准化考试和社会化考试结合,文化考试和岗位业绩评价结合,统一录取和自主招生结合的入学方式。

  大学将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

  教师住房纳入保障体系

  规划纲要对教师待遇给予了关注,要设法提高教师职位的吸引力。纲要提出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完善农村教师工资、职务等倾斜政策和津贴补贴制度。对在远郊区县农村地区长期从教及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纲要特别提出,要研究制定教师住房保障政策,建设专家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同时,要落实民办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定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地位。(李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