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探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扛着100斤土豆去上学

2011年04月12日 09:46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扛着100斤土豆去上学
孩子们在屋外冒雪吃饭。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探访青海乐都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眼及之处皆心酸

  扛着100斤土豆去上学

  一个学生每周吃不到2两肉

  本报记者探访青海乐都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眼及之处皆心酸

  今年2月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调研报告称,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足,身高和体重都明显低于正常年龄儿童。

  去年5月后,该机构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四个省份的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营养问题做了抽样调查。参加体验的1458名10—13岁学生中,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到9%,其中72%的寄宿学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维生素C的摄入量几乎为零……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寄宿生人数增加,各级财政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资金并未同步增长,这就导致一些地方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补助标准,贫困农村学生营养问题相当突出,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的比率居高不下,被形象地称为“营养贫困”。

  4月6日,本报记者随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正泰公益基金会、浙江大学MBA联合会,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青海省乐都县,探访贫困学校的“学生餐桌”。

  4月6日下午,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下起了年后的第一场雪。

  高原的雪,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马厂乡中心学校,很快成了白茫茫一片。

  傍晚5点,开饭铃声骤然响起,孩子们像躲在海藻中的鱼一样,从每个教室里涌出来,带着各自的饭盆,奔向食物的方向。

  在排队等候的孩子中,我一眼就看到了王君,不为别的,只因他特别瘦小。

  “小朋友,几年级了?”

  “八年级。”看我有点愣住了,王君赶紧小声解释,“就是初二。”

  我难以想象他已经初二了。

  “1米37,别人也说我个头小。”王君抓着饭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鼻子却在使劲嗅着食物的气味,“我饿了。”

  一个学生每周吃不到2两肉

  马厂乡中心学校有294个学生,住校生164人,一日三餐都吃在学校。

  学校没有食堂,只有一间煮“饭”的小房间。开饭前,我去转了圈,昏黑的屋里架了两口大锅,两个阿姨正忙着切土豆,“晚饭吃大肉加土豆,下面条吃。”

  阿姨说的大肉,就是案板上的一小堆猪肉。

  “有10斤呢。”

  “这么多学生,这点肉哪够?”

  “是不够,可这也不是天天有。”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到肉,阿姨们想了个办法,“10斤肉切成丁,下到面条里,小是小了点,都能吃到啊。”

  很快,王君打到了晚饭,大半碗热腾腾的面,面汤在饭盆里晃动,他数着漂浮的肉丁,一脸满足,“一、二、三、四……阿姨,你看,有好几颗呢。”

  我凑过去看了看,饭盆里大块的土豆间,零星有几小块肉,王君小心挑出来,像宝贝一样舍不得吃。

  “周末回家,有肉吃吗?”

  “没有,回去了吃土豆。”同学寇文俊抢着回答,“阿姨,我们在学校里有肉吃,一个星期能吃到两三次。”

  算下来,一个孩子每周吃不到2两肉。

  几个孩子凑一起吃饭,谈论最多的就是“你吃到了几块肉?”孩子们说,饿了再吃一盆饭,再饿就睡觉。

  扛着100斤土豆去上学

  吃饭时,马厂乡中心学校的李莲秀,扒拉着饭盆里的土豆片,“看看是不是我们家的。”

  “你家的土豆,怎么会到学校来呢?”

  “阿姨,学校(吃的)不够,我们(住校生)都要带土豆和油的。”

  在马厂乡,家家户户都种了土豆和油菜,今年开学时,李莲秀和父母扛了100斤土豆、4斤清油(用油菜籽榨出来的)到学校报到。

  “阿姨,我们家的土豆特好,都是一个个挑出来的,我爸说了,小的、青的不能拿学校去,我要在学校吃饭的呢。”

  同学李丹也凑了过来,“阿姨,我家的土豆也很好的。”

  很多孩子们都说,因为自己住校,家里就把最好的土豆挑出来,尽量让他们能吃得好一点,差一点的土豆留在家里,“学校(的面)里不光有肉,土豆也比家里的好吃。”

  煮“饭”的小房间里,每天有几大盆土豆,很多都是学生带来的。副校长南积虎说,学校里别说食堂,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饭都没法煮,只能煮面条和稀饭。

  这还不是他最发愁的,“我们西部山区啊,很多学校都撤并了,寄宿的学生多了一倍,但财政上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还是按原先的数量配置,等于是两个人吃一个人的饭,哪够学生吃啊,只好让他们自己带一点,这样也只能做到吃饱,做不到吃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