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校毕业生网检论文雷同率 反抄袭检测并不可信

2011年04月24日 09:2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校毕业生网检论文“雷同率”

  网上“论文反抄袭”检测可信吗(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4月是全国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高峰期。为了严把质量关,不少大学规定,对申请毕业答辩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反抄袭检测。为此,这些高校引进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作为检测手段。近日,有网友反映,为了通过论文检测,不少学生花钱“自检”,网上甚至形成了反“论文反抄袭”的检测市场。网上论文检测软件从哪里来?可信吗?合法吗?

  焦点一:检测软件从哪里来?

  【回应】来源比较复杂,有可能是陷阱

  南开大学今年约有3100名本科生申请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根据学校规定,10%的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被随机抽取进行“雷同率”检测,如果一篇论文和数据库中的资源相似度太高,会被“重点关注”甚至判定为“抄袭”,直接影响毕业。南开大学今年申请夏季毕业答辩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则将全部接受“雷同率”检测。

  南开大学使用的是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开发的不同“查重(重复)”软件。据记者了解,目前各个高校,特别是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基本上都在使用中国知网的论文检测系统,中国知网给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图书馆提供一个使用号码和密码。

  记者联系了一家论文检测的网店老板,得知交易的方式很简单,买家将论文发送过去,店家用软件系统检测,然后返回一份检测报告单。报告单将全文抄袭的文字标红,便于对比修改;在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上标明了有问题的章节分别与哪些文献重合,甚至说明重合字数、重合位置等。记者询问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店老板一再强调:“我们的检测系统绝对正版,跟你们学校的检测结果肯定相同。”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店主透露说:“我们的使用号码和密码是与一个高校合作使用的。”

  郑州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网上检测软件是正规的话,有三种可能:一是商家与软件开发单位的合作,二是软件开发单位自我进行的宣传,三是可能有学校在进行营利。但是,网上的检测更多的是陷阱,不可信。”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根伟告诉记者,论文检测软件不对个人发售,只提供给高校研究生院、图书馆、期刊社等科研机构。而且这些机构签订有严格的使用协议,不允许转让给第三方,不允许检测外校学位论文等。

  “我是不会选择使用网上软件检测论文的。”郑州一所高校研究生韩英对记者说,他的一个同学就是因为网络检测而发现自己论文被人剽窃了。

  焦点二:网上检测可信吗?

  【回应】数据库可能缺乏权威性,重复率高的论文即便换词仍会答辩失败

  因为担心毕业论文通不过学校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河南某高校学生王明明告诉记者,同学纷纷到互联网上寻找类似的软件作“预检测”。“我们班有8个研究生,就我所知,3个人都掏钱进行了论文检测。”王明明说,“有的学生害怕论文被剽窃,不敢让检测,不然可能会更多。”

  网络上的论文检测软件大都宣传自己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检测软件最关键的是后台的数据库,否则检测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准确的,而且这些数据库还需要不断地更新。”杨根伟表示,网上能够找到的检测软件,大多缺乏权威,它们可能没有收纳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的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测的论文往往只是和已在网上发布的论文、新闻报道等内容作比较。这样,虽然可能在网上检测通过了,但拿到学校检测就不一定能通过。但杨根伟也坦言,“有的论文检测和我们在校内检测的还真是一样,这些情况不好判断!”

  选择标注引用的出处,或者略微改变一下表述的方式,这是很多毕业生在网络检测发现论文重复率高时选择的应对方法。对此,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靖说,论文的最后命运还是要由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确定。学位分委员会的专家们可以检查软件标出的雷同部分是不是“抄袭”的内容,这种“抄袭”是否关系论文的质量。李靖认为,一篇重复率很高的论文,即使作者费尽心思调换词语,蒙混过关,也可能因为缺乏核心观点,或主要观点与人雷同而答辩失败。

  焦点三:网上检测软件合法吗?

  【回应】如无官方授权,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论文答辩,现在已经不是答辩水平和论文水平高低了,现在我们最怕的是——学校的学术不端检测!”这是淘宝网上一家出售论文检测服务网店的广告语。在淘宝网输入“论文检测”,记者发现,显示为3112条信息,输入“论文检测知网”,显示为1625条信息。

  据了解,网上各种论文检测软件收费不一,从一万字1块钱到几十块不等。这种网上论文检测利润也极为可观,以淘宝网一家一次检测要价160元的卖家为例,按成交笔数计,一个月内毛收入可达9万余元。

  对于网络论文检测,河南师大法学院副院长王鹏祥认为,“如果是检测系统开发单位与商家合作营利,无可厚非。不过如果没有官方授权,商家利用开发单位的软件营利,这其实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是违法的。”

  【专家观点】

  面对学生纷纷出钱“预检测”的情况,李靖表示学校不支持这种行为,但也颇为无奈。李靖说,在学业完成之前写作并提交毕业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目前还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手段。他认为,南开“查重”软件并不是防范抄袭和造假问题的撒手锏,最后还是应该在培养环节上下功夫。

  “其实在学生一入校就必须不断地教导或提醒他们如何规范引用,进行科学研究,让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学术态度。”河南师大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孙景峰教授认为,“导师要做好表率,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沿着问题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开展学术研究。”

  探寻真相,求证不止……(曹树林 朱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