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近一成留守儿童感觉被遗弃 亟需生命教育

2011年08月12日 19:0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个留守儿童,12岁小女孩看到4岁的小男孩有一袋干脆面,想要强抢过来,可小男孩不肯,于是小女孩就把小男孩摁到一条极浅的水沟里,直到小男孩没了呼吸。事后小女孩茫然地说:‘我只是摁了他一下。’这是由于小女孩没有生命意识而引起的悲剧。”

  近日,在“无限极2011年度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活动”上,来自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市品德与生活学科带头人安子琴,以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真实故事拉开了培训活动的序幕。

  近一成留守儿童感觉被遗弃

  参加活动的50多位教师来自全国五省的贫困地区,分别来自于五所无限极捐建的海联小学、希望小学和侨爱学校。老师们坦言,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学校,客观条件也造成了在校学生精神生活的贫乏。留守儿童经常表现出的是畏缩和害羞,不爱与人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懂得珍爱生命,状况非常让人担忧。

  “我们很想教会孩子们珍爱生命,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让他们不因为经济上的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也不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就轻视自己的生命,在贫瘠的物质环境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心灵上的富足。”有老师深切表示。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超过4000万人,而他们正是最需要得到正确生命教育的阶段,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生命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部分基本上等于缺失。

  另有调查显示,11%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被歧视,19%觉得自己生活不如别人,甚至有9%觉得自己被遗弃。来自湖南邵阳高崇山西安小学的姚老师说,“他们学校只有180多个学生,留守儿童就占了80%。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性格分成了两个极端,本来思想比较温和的更加内向、孤僻,本来比较偏激的变得更加偏激、暴躁。有些学生没人照顾,经常三四星期都不洗澡,蓬头垢面的,对生命更是没有意识。”

  姚老师表示,农村孩子对生命保护能力不足,安全意识差,自护、自救知识严重缺乏。

  “不怕死”的人易淡漠生命

  据介绍,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曾到北京一所中学演讲,问听众中有多少人思考过死亡,90%的学生举起了手。他又问多少人不怕死?10%的同学举起了手。他说:“‘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很多社会上犯罪的人几乎都是不怕死的。”正确认识死亡,接受死亡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国的“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有教育专家指出,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安子琴指出,生命对某些人来说,似乎仍然等同于儿戏,他们动辄因为有点不顺,有点烦劳或者受到一点打击和委屈就以“大不了一死了之”等想法,做出“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以死让我恨的人得到报复”、“以不怕死显出我的英雄豪气”、“以死表达我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的事来。

  生命教育要先把孩子当作人

  “各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一定不能忘记反问自己‘我把孩子当成人了吗”,安子琴反复强调生命教育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生命,再把孩子当成孩子。“要让孩子们有生命意识,就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该享有的权利。”

  安子琴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感受。安子琴认为:“其实我们低估了孩子对生命的意识,也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安子琴认为,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应当加大力度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及时为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和心理辅导。而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对生命的关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传递给留守儿童。

  链接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狭义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一词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随之在全球进行推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中国大陆有一套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全面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课程教学内容经纬交叉,螺旋上升,活动设计注重学生对生命现象、生活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共通能力。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梁文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