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探寻“技术商业化”新航道 推动全球产业升级
中新网10月22日电 今天,由华夏幸福、《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英才》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5产业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全球技术商业化”这一主题,探讨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下,通过实践“全球技术商业化”之路的理念,挖掘和释放产业升级发展的动力源泉。
期间,包括海内外知名企业代表、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就“技术商业化”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其中,享誉世界的凯文凯利为大会作了《未来20年科技的必然走向》主题演讲,为到场嘉宾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科技、社会和经济的最前沿图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凯文凯利曾多次成功预测了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物联网到虚拟现实等众多当代科技变革。
“全球技术商业化”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即将迎来“十三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段,“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一系列战略强心剂的注入下,或将催生中国的一场“新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是我国科技创新多年来一直面临的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步伐往往不能协同。同时,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科技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落地,再到商业化拓展,一个完整的技术商业化全过程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根基。
华夏幸福产业发展集团总裁赵威表示:“在当今这个科技创新引领变革的时代,缺乏了技术商业化,再好的科技创新也不能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我们认为,唯有走通技术商业化的通路,实现其规模化、产业化的全方位商业化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一理念。”
作为国内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在位于全国多个区域的近30座产业新城中,以市场化行为与创新技术进行对接,加速创新技术的孵化和中试,最终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凭借产业促进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回望过去的十余年,固安打造了产业新城PPP模式的成功案例。固安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通过产业升级和变革,如今华丽蜕变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新城。随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京东集团、清华大学等产学研龙头企业和机构纷纷落户固安产业新城,形成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集群。
如今,华夏幸福要将以固安为代表的产业新城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塑造 “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的新定位,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营造,实现创新技术商业化通路,并以此撬动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产学研”是推动“技术商业化”的有效途径
作为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中必不可缺的一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深入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纵深程度。创新战略要素的触角分布全球,创新推动者们通过在全球创新聚集地设立创新中心,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与创新企业结为战略联盟,均可成为实现全球技术商业化的重要手段。
正是遵循着产学研协同的内在发展方式,华夏幸福致力于从创新的源头入手,以产业创新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产业新城运营者不同,华夏幸福所打造的是一个更为综合的创新生态平台,通过聚合全球创新资源,构筑全球化的孵化平台,以多种产业园为承接载体,并提供全方位技术商业化服务为有力保障,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践行产学研互融互通的理念,并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基于以‘全球技术商业化’为目标的创新生态系统。”赵威说。
近年来,华夏幸福积极搭建全球科技孵化平台,实践“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发展理念,加快尖端科技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市场应用的“三级跳”。目前,华夏幸福与太库科技这家专注于孵化器运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企业培育的专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在美国硅谷、德国柏林、以色列特拉维夫、韩国首尔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打造了10家孵化器,聚焦移动互联、新材料、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多个创新领域,目前已吸引160余家企业入驻。
华夏幸福从创新的源头引进技术,释放产业自生动能,努力实践一个“产学研互融互通”的创新方法。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产学研的融合将促成价值链上各环节间更紧密的联系,使尖端科研与市场应用之间的技术落地转化过程更加顺畅。
近年来,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清华大学OLED项目和清华大学XIN中心的成功落地,正印证了这一方法体系已经开始绽放出硕果,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中新网产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