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政府沉迷钓鱼岛“国有化”闹剧 激化中日矛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9月11日 08: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原题 玩火钓鱼岛 日本政客终于走火入魔

  中日恢复邦交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献上的“贺礼”,竟是选择在两国关系中最为敏感、涉及领土主权的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通过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在刚届“不惑”的中日关系上狠捅一刀。

  由反华老右翼石原慎太郎蓄意挑起、野田政府顺势而为的非法侵占钓鱼岛主权的这场闹剧,看似以日本的所谓“国有化”收场,但日方显然低估了此事对中日关系深刻的负面影响,也不明白因日方一意孤行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才刚刚开始显露。

  野田政府沉迷“国有化”闹剧

  野田内阁10日下午在首相官邸召开有关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问题的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

  日本政府将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的价格从所谓岛屿“所有者”处购买包括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在内的3个岛屿。11日的内阁会议将决定从预备费中支出“购岛”款,并于当天与土地权“所有者”签署交易合同。

  日本政府还决定,“国有化”后钓鱼岛的维护和管理将由海上保安厅负责。

  日本共同社报道指出:“日中关系趋于紧张的局面将在所难免”。

  “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中国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指出日方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声明警告:“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0日下午在北京表示,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10日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同日也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并递交了抗议照会。

  石原与野田大演“红白脸”

  此番钓鱼岛争端的起因,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4月访美时抛出了一个“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的计划。

  石原自己解释其“购岛”的目的是“中国说要瓦解日本的实际控制,太不像话了。这样下去很危险……本来说国家买就可以了,但国家不买……东京要守护尖阁诸岛(钓鱼岛),管他哪个国家(中国)高兴不高兴。日本人守护日本的国土,(中国)有什么牢骚啊?”

  随后,东京都在石原指示下开始募捐“购岛”款,最终筹集资金14亿日元。

  日本官房长官当时便表态:“如有必要,中央政府也可以考虑出手购买”。

  7月6日,日本政府正式表示准备将钓鱼岛“国有化”,并派出高官分别与岛屿“所有人”和石原接触谈判。

  野田政府推出这个方针的借口是:“如果石原执意‘收购’钓鱼岛,日中关系的恶化将无法避免。在东京都作出收购决定前,有必要将岛屿‘国有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曾就此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钓鱼岛争端已向民间蔓延

  钓鱼岛争端不仅在中日政府间逐步升级为外交战,其影响还迅速扩展至民间,两国国民感情开始出现严重对立。

  为抗议日本政府和石原的“购岛”计划,香港“保钓”人士在8月15日抵达钓鱼岛并登陆,结果遭到日本警方非法拒捕和强制遣返。

  其后几日,逾百名日本右翼驾船奔赴钓鱼岛,更有10人游上岸并挥舞日本国旗“彰显主权”。

  日方的屡屡挑衅引起中国国民对日感情的恶化。中国多个城市连续几周出现了“反对日本侵占钓鱼岛”的游行示威。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