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叙战地记者生存状况报告:冒险去前线为哪般

2016年03月04日 0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视频:遭炮击波及 在叙利亚中国记者受伤  来源:央视新闻

叙战地记者生存状况报告:冒险去前线为哪般
2月21日,叙利亚多地发生连环爆炸,造成上百人伤亡。

  中新网3月4日电 帕特尔和四名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在叙利亚西北部的高速公路上疾驰,一直跟踪在后的军机突然俯冲下来并扔出两枚炸弹。

  侥幸躲过后,出租车司机尖叫不止。“那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10秒”,帕特尔说,他转头问同伴,“你还想继续待在叙利亚吗?”

  这是帕特尔2012年所写《我去叙利亚学习怎样当记者》一文中的情景,他在经历过多次生死之劫后回到了英国伦敦。

 叙利亚武装组织准备战斗。
叙利亚武装组织准备战斗。

  如今,叙利亚内战已进入第六年,还有许多像帕特尔一样的战地记者不断向外界传递着消息,对他们而言,危险无处不在。

  3月1日,叙利亚北部,八枚炮弹在多国记者团不远处爆炸,造成包括中国记者在内的多人受伤。事发时距离叙停火协议生效才不到三天。

  英国媒体把叙利亚战地记者评为“全球十大高危职业”之一。国际记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有112名记者在交火中丧生。

  用生命记录事件——这些记者为了什么甘愿冒险去前线?

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右)。
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右)。

  “我为什么要报道战争?……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战场上依旧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说。

  科尔文在过去30年里报道过两伊战争、巴以冲突等数场战争,还被手榴弹炸掉了左眼。2012年,她在叙利亚的炮火中丧生。

  2014年,美国记者弗利被极端组织杀害,他的母亲在痛苦中却表现出一种坚强,“我们从来没有为我们的儿子感到如此骄傲,他献出了生命,来向世界呈现叙利亚人民所受到的苦难。”

  战争是这些记者身处险境的主因,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

  2013年,一张名为“血染摄像机”照片在网上流传。年仅17岁的巴拉卡特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在叙利亚一家医院拍摄交火场面时不幸遇难。死前,巴拉卡特的手上还握着他的摄像机。

  这名少年的雇佣公司遭到了质疑,比如“巴拉卡特的年龄是否过小,他有没有接受过自我保护相关训练?”公司却没有给出明确回答。

巴拉卡特和他的摄像机。
巴拉卡特和他的摄像机。

  在不同国家、不同战场复杂的情况面前,联合国似乎也显得鞭长莫及。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在武装冲突中保护记者的决议,并敦促立即无条件释放被绑架或劫为人质的记者。但记者遭绑架的消息此后仍不断传出。

  政府和地方武装更难以把战地记者作为绝对的中立者,由于清楚“舆论战”的重要性,记者甚至会成为有些武装组织攻击的目标。

  没有应有的保护伞、在炮火中生存——战地记者似乎应该是足够坚强的。但美国派驻叙利亚的记者彼得却在弗利被杀害后发表了一篇长文《为什么不值得再冒险报道战争了》。

  彼得在中东和阿富汗工作了7年回国,在谈及自己是战地记者后,却被美国人屡屡质问报道“是否都是真实的”。

  “他们住在豪华的高楼大厦里……毫不关心正在发生的战争。你为读者冒着生命危险去获取第一手咨询时,他们却还在想着你所有的冒险只是为了隐藏某些信息”。彼得写道。

  战地记者无疑是一个危险,又时而不被外人所理解的职业。在危机四伏的前线,记者们通常是用生命换取、保护宝贵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也许只有当地球上所有的战争都平息,他们才能真正放下职责与担当,去享受沐浴在和平气氛中的宁静与荣光。(完)

【编辑:郭炘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