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研究:多因素影响粮食安全 应早做规划避免粮食短缺

2019年01月29日 1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外媒报道,日前新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1961至2013年间,极端天气和战争等地缘政治事件不断冲击着以农作物、牲畜及鱼类为代表的粮食安全。该研究呼吁早做规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粮食短缺问题。

  报道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过去53年横跨134国的226起的“粮食冲击”事件,对这些冲击与土地农业和海水养殖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其中,所谓的“粮食冲击”是指农作物、牲畜及鱼类等的突然减产。

  研究发现,粮食安全受冲击的频率在在过去数十年间稳定增加,并无减少的迹象。研究主笔、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量化海洋科学博士候选人理查德·科特雷尔(Richard Cottrell)说,“不稳定性似乎有增加的趋势。我们需停下来好好想想。”

  研究称,气候变迁或将引发极端气候变化,而对于勉强养活民众的国家而言,如果再经历冲击,国家经历大规模饥荒的风险将上升。

  研究发现,约四分之一的粮食来源是通过贸易获得。对许多国家来说,没有贸易就无法为民众提供足够的粮食,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就特别容易遭受来自贸易伙伴影响。

  随着冲击越来越频繁,研究表示,前后两场冲击间的缓冲时间也愈发短暂,使当局几乎无法做好应对下一次冲击的准备。研究称,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避免未来出现灾难。

  研究指出,依赖贸易的国家必须找到储备粮食的方法,为其他不可避免的冲击做准备。

  研究称,这些国家必须投资各项“气候智能”实践,比如使动植物品种多样化,提高土壤质量,加快洪患旱灾后的恢复速度。

  科特雷尔表示,“我们必须开始改变生产食物的方式,增加适应力。”他说目前还没看到富裕的粮食生产国采取太多行动。

  这份报告发布的当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也发布冲突与饥饿的报告。该报告称,8个冲突区共约5600万人急需食物及生计援助。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