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保就业 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0年08月26日 05:07 来源:人民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为保就业,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观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国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保重点群体、降低用人成本、拓展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教育……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保就业

  西班牙

  扩大职业教育 加强技能认证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姜 波

  50多岁的何塞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码头从事安保工作多年。今年8月,他与码头的工作合同到期,如果想继续找一份安保工作,必须获得安保资质证书。何塞担心自己很难考取,多日愁眉不展。最近,他得知一个好消息:在工作中有相应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可以参加政府新推出的职业技能认证,通过后可以在相关领域继续工作。“有了职业技能认证,我就能向安保公司提交简历,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何塞长舒一口气。

  这是西班牙政府近日宣布的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的两项措施之一。据统计,目前西班牙近2300万劳动人口中,有近一半缺少相应职业认证或学位证书,在换工作时往往被拒之门外。新计划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根据该计划,政府将在未来4年内,对40%的55岁以下缺乏资质证书但有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进行官方评估和认证,预计将有超300万人受益。

  新冠肺炎疫情对西班牙就业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据西班牙央行预计,今年西班牙失业率可能上升至20%左右。因此,西班牙政府希望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劳动者灵活就业,重振就业市场;同时提高劳动人口创新能力,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西政府将在未来4年内为该计划投入近15亿欧元。

  该计划另一项措施是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覆盖率。政府计划新增20万个中高等职业教育名额,让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劳动者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目前,西班牙就业市场中低等职业技能劳动者占比35%。据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预测,到2025年,49%的工作岗位需要中等职业技能,37%的工作岗位需要高等职业技能或者高等教育学位。同时,西班牙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占比仅为12%,与经合组织25%、欧盟29%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统计显示,西班牙接受过职业教育的青年就业优势明显,失业率不到8%,远低于30%以上的全国青年失业率。

  职业教育计划以促就业为导向,允许个人根据自身和工作岗位需求,组合不同学位课程,培养复合技能;提高授课与实习相结合的复合职业教育比重,扩大实习企业范围,增加中小微企业的参与,延长实习时间,学生可根据企业需要按需培训。同时,有关部门新增大量数字化和新技术相关课程,例如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维护、网络安全与通信技术等,未来还将推出3D打印、5G和人工智能等课程。此外,政府还将与企业和工会合作,在全国1850个职业教育中心开设创业教室,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各类资源帮助。

  (本报马德里电)

  日本

  放宽雇用补贴 探索共享用工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不少人面临失业风险。为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稳住就业,日本政府多次放宽雇用调整补贴制度,对遭受疫情冲击坚持不裁员的企业给予补贴。

  日本雇用调整补贴制度始于上世纪70年代,旨在帮扶经营困难企业。该制度规定,对于3个月内营业额或生产量下降10%以上的申请企业,每名员工每日最高补贴8370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5.25日元),一年最多申请100天,3年最多申请150天。疫情防控期间,日本政府扩大了补贴对象范围,所有最近1个月营业额或生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以上的企业均可申请,同时将4月1日至6月30日作为紧急应对期,不影响此前申请天数额度的限制。6月,日本政府再次提高补贴额上限,并将申请期限延长至9月30日。据《朝日新闻》报道,从今年3月至8月7日,雇用调整补助已支出7399亿日元。日本政府还考虑将该补助延长至明年3月底。

  久富观光公司是一家拥有90多名员工的中小旅行社。该公司总经理原田优美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今年3、4月营业额只有往年一两成,5月开始甚至没有营业收入,但公司没有裁撤一名员工。这几天,公司收到了政府发放的雇用调整补贴,但由于每月还要为员工缴纳数额不小的社保费用,压力仍然不小。

  日本政府与企业还在积极探索实践“共享用工”模式。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日本旅游行业,大批员工处于待业状态。时值农作物收获季,许多农场却面临“用工荒”。北海道经济产业局牵线搭桥,让赋闲的旅游业从业人员参与农业生产。新用工单位按工作时间支付工资,待原企业工作恢复后,员工再返回原岗位继续工作。截至7月31日,北海道共有26家企业实行该制度。

  有日本学者和媒体认为,稳就业还应着眼长远。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土居丈朗指出,雇用调整补贴政策可以防止目前出现大量失业者,但一些企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如果这类企业在补助金停止发放后破产,员工仍不可避免失业。因此,日本政府应重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引导劳动力向就业规模扩大的领域转移。《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刊发社论称,考虑到财政负担,资金补贴方式具有局限性。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人才。

  (本报东京电)

  马来西亚

  发展零工经济 鼓励灵活就业

  本报驻泰国记者 林 芮

  35岁的西蒂最近成为马来西亚Grab网约车平台司机,开始了“零工”生涯。“现在我每天收入300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1.66元人民币)左右,比以前上班时的固定收入少一些,但可以自由调整工作时间,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马来西亚实施防疫“行动管制令”期间,市场需求减少,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一些全职员工被迫无薪休假、减工减薪甚至被裁员。在这一背景下,零工经济趋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马来西亚劳动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将推动零工经济快速发展。”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魏家祥表示。

  零工是指持续时间不确定的工作,主要包括自由职业者、独立承包商和兼职员工等。雇零工可以提高组织灵活性,降低经营成本。近年来,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零工工作成为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的择业选择。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院副院长穆罕默德·法兹利指出,随着智能手机和数字平台的兴起,零工工作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除了人们熟悉的送餐服务外,许多专业工作也可以以零工方式进行,如法律咨询、文案撰写等。

  灵活的就业方式、多元的就业渠道,让零工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复苏、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之一。马来西亚政府6月推出规模达350亿林吉特的“短期经济振兴计划”,其中为零工平台从业人员补助5000万林吉特。“马来西亚目前已有超过2.3万名外卖配送员,超过16万名网约车司机。未来5年,零工工作者可能会占总劳动人口的40%以上。”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前主席拉古纳表示。

  从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零工工作者的社会保障立法成为当务之急。据拉古纳介绍,目前马来西亚主要劳动法《雇佣法令》规定了劳动者应获得的基本保障,如最低工资、公共假期、年假、遣散条规等,但只适用于全职雇员。他认为,政府应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平台抽成比率等保障零工权益。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人文社科院高级讲师梁美美建议,可以将零工纳入“雇员”类别,以享受加班补贴、带薪休假等权益。马来西亚统计局局长乌兹尔近日表示,马政府将采取措施促进零工经济发展,并为零工工作者提供社会保障。

  不少专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进步、远程办公和共享工作空间日趋普及,零工将成为未来重要劳动模式之一。从业者只有强化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拓宽职业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

  (本报曼谷电)

  俄罗斯

  搭建对接平台 增加实践机会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屈 佩

  “新冠肺炎疫情让今年的就业难上加难,对于初出校园的我们来说,找工作更是不易。”莫斯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图拉尔今年夏天刚毕业,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找工作让他颇为头疼。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俄罗斯约有41万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疫情使企业招聘需求减少,而毕业生数量依然庞大,竞争格外激烈。

  幸运的是,图拉尔找到了一个更快捷的找工作渠道:莫大法学院在俄社交媒体上建立了就业讨论群组,许多有招聘计划的公司会在这里发布对口岗位信息。“与企业直接对接,有效解决了求职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图拉尔通过该讨论组投递简历,并顺利得到俄罗斯一家电信公司的法务职位,开始了试用期。

  为帮助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今年俄罗斯各大高校积极开展促就业行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互动,建立更多联系机制。进入莫斯科大学官网的职业和就业中心,可以看到校友俱乐部、招聘会、招聘网站等各类求职渠道,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信息,以及莫大及其附属科技园提供的职位选项等。俄政府网站显示,俄各高校共有207个职业和就业中心,每年协助约60%的毕业生找到工作。

  由于普遍缺少工作实践经验,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往往会处于劣势。全俄劳动科研所数据显示,23%的年轻人正面临失业问题。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俄劳动部以“俄罗斯工作”门户网站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面向青年人才的实习信息汇总平台。毕业生、年轻学者可以在该平台寻找实习和正式工作机会,还可以进行劳务合同审核、与雇主签订电子合同。据《俄罗斯报》报道,全俄人民战线经济复苏协调中心主任伊利亚提议,2020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聘用的企业,如果受聘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干满一年,联邦预算将为这些企业提供最低工资标准3倍以内的资金支持。

  据俄罗斯政府网站信息,俄罗斯28个地区因地制宜启动了就业支持计划,联合当地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2到6个月的带薪实习岗位。8月初,莫斯科启动了面向毕业生的社会工作实习计划,2019、2020届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在康复中心、教育机构、诊所、社会服务中心等实习3个月,并在实习结束后有机会获得全职工作。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等地还为今年毕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工作机会配额。

  推动大学毕业生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也是促就业的一个办法。俄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法尔科夫表示,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该部为2020届毕业生提供了超过5000个研究工程师、实验室助理等岗位,并提议为接收这些毕业生的大学提供补贴。

  (本报莫斯科电)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