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是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13周年纪念日,不过今年的纪念日与往年有很大不同,因为当前美国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已不再是当年的“基地”恐怖组织,而是如今的“伊斯兰国”(ISIS)。 |
13年来,为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在海内外穷尽手段。但到今天,恐怖势力仍盘踞多国,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试图走出战争泥潭的美国,发现要真正抽身,似乎没那么容易。 |
13年前,恐怖分子劫持美国民航客机制造惨剧;13年后,恐怖主义余波仍未消散。美国“反恐战争”给阿富汗伊拉克留下难以厘清的乱局。 |
今天是美国“9·11”恐怖袭击13周年纪念日。13年前,美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痛袭击,震惊世界的同时,也在美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今年5月15日,在阴沉的天空下,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终于开馆,美国又多了一处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重要历史纪念地。篆刻在大厅里的诗人维吉尔诗句格外醒目,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对近3000名“9·11”遇难者的哀悼之情——“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即使日夜轮转,也不能把你们从时间的记忆中抹去)。
“9·11”恐怖袭击事件简介
|
|
名词解释: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政治性
恐怖主义是有政治目标、政治理论、政治纲领这些政治诉求的,在这些政治诉求上面,因为相互之间的不同,恐怖主义相互区别开来,由此分成几类的恐怖主义,一种是极左翼恐怖主义,还有一种极右翼恐怖主义,还有极端民族型的恐怖主义,还有极端宗教型的恐怖主义等。
暴力性
恐怖主义广泛实行暴力手段,制造恐怖气息。以暗杀、劫持人质、爆炸、炸药、劫机、突然袭击等暴力手段,对世界各地的大量目标进行袭击。
极端性
极端性表现为政治目标的极端性和超现实性,另外表现在实施手段的残忍性、非理性和非道德性,不讲规则。 |
人物生平 本·拉登家族是与沙特皇室核心有亲密联系的富庶家族,他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之家,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他在吉达接受了中小学教育,之后学习经济和工商管理。本·拉登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也当过工程师,靠石油及建筑业发财,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数家公司,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他爱好骑马、爬山和电影。 揭反美大幕 拉登的“事业”开始于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当年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反苏入侵的浪潮。拉登和阿拉伯朋友来到阿富汗,并且断断续续地呆了10年之久,直到苏联解体从阿富汗撤军。苏联被阿富汗战争拖垮,让拉登一度以为敌人已经消失。 回国不久的拉登,很快就陷入到了另一场思想的漩涡中——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海湾战争被认为是拉登开始反美的肇始。而沙特政府拒绝他保护国家的建议而选择接纳美国,对他的刺激最大。拉登认为自己代表贫穷和正义的穆斯林,其他欢迎美军进驻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经异化,成了美国的帮凶。1996年,拉登来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试图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打败他所认为的“最大恶魔”美国。 美国本土施袭 “9·11”是拉登最为外界所知的一次恐怖主义行动,正是这次行动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走向和国际关系格局。拉登来到阿富汗之后,塔利班首领奥马尔对他极为欢迎。正是在阿富汗,拉登才决心将“基地”组织建成一个有严格规制、并且发动圣战的恐怖集团。 1998年拉登对美国人策划发动了一次恐怖主义袭击,这是拉登和美国政府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较量。当年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和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发生爆炸。两起袭击造成200多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死伤者中有不少美国人。不久后,一身迷彩服,包着头巾,背后靠着一支AKS-74U步枪的拉登出现在互联网上,他宣布“圣战”开始。 |
“9·11”始作俑者——本·拉登
|
恐怖主义发展态势
当代恐怖主义的发展从“冷战”结束以后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态势。恐怖主义活动从局部地区向全球化发展,而民族和宗教恐怖主义取代了极左恐怖主义,日趋强势化。恐怖分子以多样化的袭击方式,对更广泛的目标进行了袭击。在拉登被击毙以后,国际反恐斗争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国际反恐依然还是任重而道远。
|
“冷战”后,五大洲各个地方都出现了恐怖主义活动,甚至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的小岛都可以感受到恐怖主义存在,欧、亚、非、美、大洋五洲皆有,全球化范围已经大大扩大。 |
冷战结束后,极左类恐怖活动呈弱势化,与此同时,民族类和宗教类恐怖活动呈强势化态势,尤其是民族极端和宗教极端主义。在极端宗教高发的情况下,极右类的恐怖活动也有新的发展。 |
美国一直是国际恐怖势力首要打击目标,“9·11”事件后想在美国本土制造恐怖事件比较困难。国际恐怖势力就把打击目标开始转移和扩大到美国盟国和亲美国家。而无辜平民始终是受害者。 |
冷战结束以后到现在,恐怖组织进行恐怖袭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触目惊心的有以下几种。包括汽车和人体爆炸、劫持人质、劫持飞机、生化攻击、网络恐怖主义。 |
|
|
|
|
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美国反恐情报系统经历了之前“情报匮乏”到之后“信息泛滥”的转折。从2001年到2007年,美国相关机构掌握的信息多达40万条;到2009年,相关恐怖嫌疑人的信息更是多达55万条。要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进行分析、甄别、综合,并据此迅速作出反应,要做到滴水不漏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相关的情报部门也存在机构过剩和机构重叠的问题。“9·11”事件后,美国政府设立了国土安全部、国家情报总监和国家反恐情报中心,负责整合中情局等16个相互独立的政府情报机构所搜集的反恐信息,这也是一个非常繁复的工作。
中情局(CIA)由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签署《国家安全法》,经美国国会通过成立。它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情报体系中唯一一个独立的情报部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他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汇总报告给美国政府各部门,维护大量军事设备也是其职责。
|
作为美国密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简称国安局)拥有的密码破译人员、语言学者、电子技术人员多达6.8万人,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下属部门,但实际上却直属总统。现在,国安局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是美国情报机构的中枢,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通讯资料,还负责研制密码、新式通讯设备和通信安全设备。
|
联邦调查局(FBI)是美国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是美国最大的反间谍机构和最重要的执法部门,也是最大的调查与联络网络中枢。它与中情局并驾齐驱,成为美国谍报界的象征。FBI的任务是:调查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内部犯罪行为,以及调查来自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等。其中,在反外国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FBI享有最高优先权。
|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 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为: 1.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权; 2.搜寻并销毁隐藏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剿灭恐怖分子; 3.结束独裁统治,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
|
战争起因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发动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9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称,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战争背景 在战争爆发之前大约一周,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向塔利班政府发出最后通谍。塔利班政府则拒绝与美国对话,并指与非穆斯林领袖对话是对他们的侮辱。但他们也通过在巴基斯坦的大使馆要求美国提供证据让他们自行在伊斯兰法庭起诉拉登。后但布什拒绝这些条款。联合国安理会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国或第三国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诉,以及关闭所有武装训练营,否则将会制裁阿富汗。
塔利班败退
2001年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开始。美国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塔利班部队的阵地。战斗在4个小时后结束。到日落时分,塔利班残余部队向南部和东部撤退。 喀布尔的陷落标志着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国的瓦解。在24小时内,所有的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包括关键的城市赫拉特,都被北方联盟攻下。当地普什图族指挥官和军阀接管整个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关键的城市贾拉拉巴德。近1000名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部队死守北方战线。到11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最后一个据点被北方联盟围困。此时,塔利班主力已被迫撤回到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周围地区。
结果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5月1日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 2014年5月25日,奥巴马乘坐专机抵达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看望驻守在当地的美军士兵并发表演讲,奥巴马感谢了所有美军做出的贡献,承诺将在今年之内撤回驻阿富汗部队,并称“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将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结束。” 根据美联社统计,从2001年战争开始到2014年8月5日,至少有2198名美国军人在阿富汗死亡,19899名美军在敌对行动中受伤。
前景堪忧
奥巴马在撤军阿富汗的声明中说,“选择撤军是因为阿富汗军队已经展现出足够保卫国土安全的能力,况且让阿富汗变得更美好不是美国应承担的责任”——要抽身阿富汗、甩掉这个包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称,2017年后的阿富汗安全局势将大幅倒退,甚至将使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重建成果大半付诸东流。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
反恐之战——阿富汗战争
|
2014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准备批准对叙利亚进行空袭,以作为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战斗计划的一部分。他还称,愿意将迄今为止局限于伊拉克境内的空中打击,扩大到叙利亚领土。
奥巴马于今年6月提出对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提供额外的5亿美元援助,以帮助对抗极端武装。2014年8月8日,美国空军派出两架战机,空袭伊拉克埃尔比勒地区的“伊斯兰国”炮兵阵地。同日,奥巴马发表讲话,称已经授权在伊拉克进行定向空袭,以保护美国人员,但不会向伊拉克派出地面部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