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狙击手展示双枪射击绝活:准确命中25米处气球

2011年02月09日 14:30 来源:央视《军事纪实》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叫姜瑞,是一名入伍6年的老兵,也是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的射击高手,除了连续两年被吉林省军区评为特等狙击手,他使用手枪可以双手同时射击的绝活更是在团里出了名。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2月9日播出春节特别节目《军中状元360——2011季》第四集《双枪将》,以下为节目实录:

  喜迎新春 边防团里终极比拼

  但在平时,部队的军事训练一直都安排得十分紧凑,因此姜瑞双枪同时射击的绝活很多人都只是耳闻,并没有亲眼见过,2010年春节来临的时候,为活跃军营里的节日气氛,边防团专门要搞一场射击比赛,大家要挑战的主角就是姜瑞。

  平时,大家只是在影视节目中看过双枪射击,潇洒帅气的动作在大家眼中充满了无限神秘之感,能够使用双枪同时射击的人大多也被塑造为英雄豪杰,而现实生活中,对于大多数战士来说,要想双手同时精准射击,几乎不可能做到。左右两个手据枪,左右有距离的,瞄准的时候不可能两个眼睛同时瞄两个枪。如果同时击枪,除非练到一定层次以后,精力主要放在右手枪上,左手要看平时自己训练的程度。  

  双枪射击不仅在瞄准方面对射手有很高的要求,双手如何以合适的力量同时扣动扳机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是一组战士们尝试双枪射击的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乎没有一名战士可以做到双手同时射击,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左右手交替射击,即使是交替射击,命中目标的几率也很小。那么,姜瑞同时射击的命中率会有多高?这场射击比武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强手同台  挑战双枪射击绝技

  和其他战士相比,姜瑞有一定的射击天赋,2009年6月,入伍四年的姜瑞参加沈阳军区边海防部队狙击手比武,他一举夺得精度狙击、近距离狙击、小组协同狙击第一名,被评为特等狙击手,突出的射击成绩让姜瑞对射击技能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他慢慢琢磨出了更多的射击门道。

  为了克服在双枪射击中据枪不稳的难题,姜瑞开始从加强双臂力量训练入手,他给自己规定,每天都要举哑铃,并且经常用握力器和战友比赛。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姜瑞左右手的据枪都比以前稳定多了,接下来,姜瑞要克服的是如何在双枪射击时运用同等的力量去扣动扳机。

  由于部队安全管理的需要,姜瑞并不能经常使用真枪训练,没有枪,姜瑞就这样盯住目标,空手比划着练习双手怎样同时扣动扳机。对一名射手来讲,扣动扳机的感觉也很重要,为此,姜瑞想到了用瓶盖练习手感的方法。

  琢磨出了一系列好办法,姜瑞对双手同时射击的信心更足了,有机会摸枪时,他的双枪射击也越练越准,最终在团里也有了一些小名气。

  手枪射击比武场地锣鼓喧天,大家都期待着姜瑞能够出色发挥自己双手同时射击的绝活,比武还没开始,气氛就格外热烈。

  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别看姜瑞在射击技能上出类拔萃,但要说起比武,不服气的官兵大有人在。代理排长马建文新兵时就和姜瑞在一起训练,如今他和姜瑞一样已经连续两年被省军区评为特等狙击手。因此,马建文憋足了劲头要把姜瑞挑落马下。

  另一名代理排长苏玉林,比姜瑞晚一年兵,同样也获得过省军区特等狙击手称号。

  因此,面对同样是射击高手的马建文、苏玉林,姜瑞感觉并不轻松,他很了解自己的对手。在现场,团参谋长黄国伟提出了让苏玉林和马建文用右手挑战姜瑞双枪射击的比赛规则。

  正常情况下,要想击中25米处的气球对官兵们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还要做50个俯卧撑,对三名参赛队员来说都未免有些难度,做俯卧撑时,必然要两手着地,全身的力量都转移到两只手上,等一会儿扣动扳机时肯定有影响,而此时,姜瑞多了个心眼,做俯卧撑时他选用拳头着地的方法。

  第一轮射击姜瑞先打,他做了50个俯卧撑之后,采用立姿的方式对25米处的气球靶进行射击,两支手枪内各有五发子弹,前方的靶子上有10个气球,也就是说,一发子弹一个目标。

  第一次射击,姜瑞左右手的两支枪同时击发,准确命中两个目标,他的信心倍增,而在现场我们看到,在姜瑞据枪瞄准过程中,他的左手明显要比右手稍高一些,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二次双枪射击,姜瑞只打中了左边的气球。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