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北京10年抽干地下2800昆明湖 拟人工回灌地下水

2012年02月27日 02:2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市民喝的每3杯水中,就有2杯来自于地下水。超采数十年,北京已处于一个26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大漏斗上,赫然列入地面下沉城市之一。

  为此,北京拟计划在2014年“长江水”进京后,加大回灌地下水力度。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计划,将在自然渗透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回灌方式涵养地下水,实现北京地下水的补采平衡。’

  ■问题

  10年抽干地下2800昆明湖

  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已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

  1972年北京遭遇大旱,随后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2000年前后,北京市共打生活井1万多眼,工业用井近5000眼。至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下水超过地表水,成为市民生活主要水源。

  到2008年,地下水约占北京市用水量的65%,平均每年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在25亿立方米以上。而按照国际标准,利用地下水的极限是40%,如超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北京市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去年用水36个亿,其中20多个亿来自地下水,剩下的10多个亿是地表水。另一组数字显示,北京10多年来超采的地下水超过56亿立方米,相当于抽干了2800个颐和园昆明湖。目前,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已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

  “不可否认,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北京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水务局该负责人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艳在《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中透露,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最大年沉降量达到137.51mm,最大累计沉降量1163mm。沉降现象严重的地区,包括海淀、朝阳等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区。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表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会引发很多次生灾害,对气候生态环境都有影响。像上海已有地面沉降的问题,虽然北京因为地质、土壤等原因,并不存在突出的沉降,但是我们还是应及早重视这个问题。”

  此前,有专家称,目前,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相当密集的北京市区受沉降影响已逐渐显现,其中地下管道面临着最大挑战,易弯曲、变形甚至破裂。拿自来水管来说,2000年以来,超过1/3的北京市自来水供水管线破损开裂是由地基下沉引起的,而且水管破损现象多集中在地面沉降发育较严重的朝阳区和东城区。其他如燃气管破损、路面塌陷等市政设施的破坏事件,也有地面沉降的潜在影响。

  水垢缘于地下水过度开采

  “就像喝一盆粥,刚开始喝上边的都是稀的,越喝到下边越稠。”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以此来形象地说明居民自来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

  通州居民张先生习惯每天晾一大杯凉白开,给全家人喝。同样的习惯是剩下的半杯水要倒掉,因为这半杯几乎都是白色的渣子。不但是水杯里,这些白渣子也粘满了烧热水的水壶内壁,和装热水的暖瓶内壁。如今,大部分北京市民甚至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来水。

  胡波说,水垢的根源是北京自身的水源特点决定的。北京多是地下水作为水源,同时由于连续10多年的干旱天气,地下水的水质硬度逐步在增加,而过度的开采,地下水越来越深,这样越往下,地下的残留物就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水里,导致水的残留物越来越多。

  胡波说,对这样的水,老百姓叫水碱大、硬度大,确实有一定道理。胡波强调,这些沉淀物经过卫生部门等检测,均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如果采取净化工艺全部去掉,反而让自来水变成了纯水,一些矿物质元素都会被去掉,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文君表示,沉淀物并不代表水质不好,这些沉淀物是碳酸钙,对人体没危害,只是让人感官上难以接受。他同时表示,从常规上来讲,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含有丰富的各类物质元素,比地表水还要好。

  胡波透露,满是白渣子的情况随着2014年长江水进京,将得到显著改善。届时,北京将会用长江过来的地表水取代一部分城区内的自备井,这样居民喝的自来水中,地表水的比例大了,自来水的水质就会提高,水垢会明显减少。

  ■应对

  长江水进京取代五环内自备井

  2014年起,北京将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用长江水替换下城区的自备井。

  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强调,目前北京的地下水沉降速度相比10年前已经减缓,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地面沉降。

  为减少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和漏斗区形成,目前北京明确两个治理方向,一是停止对开采过度的地下水区域的继续开采,禁新建自备井,市里统一政策每年取缔一批自备井。胡波说,“不开采就是给地下水提供了涵养的时间”。

  另一方向是从地下水的水源保护方面来考虑,针对城区的地下水水源地,北京划定地下水保护区,避免污染地下水。

  目前北京城区和郊区有一万多口自备井。通俗地讲,自备井就是一些单位、机关、院校、小区等开凿的、供自身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井。如今,自备井存在水质恶化、出水量降低等问题。

  胡波介绍,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从2014年长江水进京开始,北京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用长江水替换下城区大概800多个自备井,届时自备井将在五环内彻底消失。一旦这些自备井关闭,市民将会感觉到水质的提高。“但每年替换下多少,要看长江水的来水量”。

  剩下的未列入关闭计划的近万口自备井,主要分散在郊区,用途包括工业、农业等,也有些是生活用的。胡波解释,因城市供水管网铺设不到,这些自备井还担负着供水任务,所以不能停掉。“但从目前的监测来看,远郊区自备井因污染少等原因,水质非常好,很稳定,也没必要替换下来。”

  针对通州这些新城的自备井,胡波说,目前这些新城都在启动供水管网铺设工程,届时将会陆续有一批自备井被停掉,用上管网里的自来水。

  长江水进京后有望平衡补采

  人工回灌主要是选择天然地势低凹区域,来进行雨水的集中收集,然后再集中回灌到地下,届时北京有望实现补采平衡。

  开采地下水的同时,北京也在实施补给,主要补给方式是降雨。戴育华说,因为缺水,又遭遇多年连续干旱,地下水的补给远低于开采量。北京出现了补采严重失衡的局面。

  戴育华说,2014年,南水北调大约有10亿立方米进京,这样就能替换一部分地下水开采量。如果水源充沛还可以研究人工回灌的策略,增加地下水涵养。

  人工回灌的方式主要是选择天然地势低凹区域,进行集中收集雨水,然后集中回灌地下,此外本市还在研究一些其他废弃用水回灌地下。届时北京有望实现补采平衡,也就是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回灌补给的水量得到平衡。

  水务局另一位人士表示,目前考虑在京西地区利用天然的大坑,储备雨水实施人工回灌。戴育华表示,人工回灌的前提是长江水足够充沛,进入北京的水量稳定有保证。这种情况下,雨水并没有其他用途。但如南水北调的来水量并不足够,还是要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北京曾搞过人工回灌,但因遭遇干旱被迫终止。

  ■专家观点

  雨水回灌效果有限

  参与研究回灌地下水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文君介绍,目前还在初步考虑,但何时实施还未明确。刘文君透露,除雨水收集回灌的思路外,还有一种考虑是利用长江水管道维护的水回灌地下。

  刘文君介绍,南水北调来的长江水,不可能一年365天都通水。不进水时,输水管道需要大量水来维护,但这些维护冲刷管道的水是不能浪费的。“所以我们考虑,用大容器收集这些水利用起来,要用时抽上来,不用时回灌到地下”。他表示,该思路目前还在研究中,具体如何实施还未明确方向。但刘文君认为,不论哪种思路都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对原本就干旱的北京,利用雨水来回灌效果肯定有限。涵养地下水的根本是限制开采使用地下水,同时根据条件回灌。

  地下水无法取代

  >>追访

  针对现状,北京是否会对地下水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政策,如禁止开采?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明确表示,目前还不可能做到,因为北京本身缺水是客观事实。自2011年5月以来,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以下,不足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人均1000立方米的十分之一,成为中国最“渴”的城市。当然,除缺水外,北京还面临人口增加等带来的用水量增加。“北京五年人口数量增加600万,但用水总量却从40亿下降到36个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专家建议

  回灌清洁再生水

  暂不考虑再生水

  对于人工回灌的方式,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这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想法,但他认为,政府部门还会考虑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是否真正成行还是未知。同时,回灌一般只能补给地下表层的水,并不能补给深层的地下水。

  他建议,是否可以考虑用再生水来回灌,目前在国外有这种方式,但前提是将再生水处理得非常纯净,非常安全。不过如果再生水企业将再生水处理得非常好,可能就卖掉了,舍不得用来回灌。这是目光短浅的做法。当初开采地下水,就是考虑相比外调水的成本更低。但实质上,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将会付出更大代价。

  >>追访

  对于是否使用再生水回灌到地下涵养地下水,戴育华表示,现在没有这方面考虑。再生水是污水经过处理的,再回灌到地下,可能还会发生污染地下水源的潜在危险。我们还不能冒这个险。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文静

【编辑:卢岩】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