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信息网络化查询 恶意逃避债务不再执法难

3月10日19时30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司法为民”的网络访谈。中新网记者 张大鹏 摄
中新网3月10日电 司法案件的“执行难”一直是许多民众关注的问题,在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组织中新网等12家网站联合举办的网络访谈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法院院长慕平向大家介绍了北京专门执行案件的信息查询中心。他表示,利用这个查询中心,一个执行案件平均的结案时间比两年前缩短了20天。
“我们看‘执行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被执行的人和财产比较难查询;二是有些有执行能力的人故意规避、不履行自己的被执行义务,有的叫‘老赖’。”慕平指出,对于执行查询工作,我国现在个人的信息收集得还不是非常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执结率比较低、执行过程拉得太长。
据他介绍,近两年高级法院成立了执行案件的信息查询中心,主要与公安、工商、民政和银行等方面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即时查询的系统。从2010年成立执行信息的查询中心,目前查询中心已经实现了对车辆、房产、银行帐户和工商登记等八大类共20项信息。民众都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查询,这样大大缩短了查询的时间,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效率。
“现在实际的执行率,2012年已经达到78%,一个执行案件平均的结案时间比两年前缩短了20天,而且在法定的期限内能够执结的案件比例从2010年的89%提升到2012年的95.74%。”慕平指出,利用信息化和网络服务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执行难”,也大大提升了在人民群众心目当中的公信力。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