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雪龙”号直升机援救俄受困船面临三大挑战

2014年01月01日 19:4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为援救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上被困人员,“雪龙”号上“雪鹰12”直升机的机组人员已做好充分准备。新华社记者1日独家专访了承担此次营救任务的“雪鹰12”直升机正驾驶贾树良机长。

  55岁的贾树良拥有36年直升机飞行资历,经验十分丰富。贾树良分析认为,用“雪鹰12”直升机援救俄罗斯船被困人员面临三大挑战。

  挑战一:南极天气瞬息万变,导航和气象保障条件有限。“在国内,直升机飞行有精确的天气预报保障,但在南极很难实现。更何况南极的天气常态是低温酷寒、风暴肆虐、瞬息万变。”贾树良说,“由于‘雪龙’号上没有导航设备,直升机起飞和降落地点全凭飞行员目视,一旦能见度不好就非常危险。因此,一定要耐心等到天气状况好的时候,才能出动直升机实施救援行动。”

  挑战二:直升机在海冰上降落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贾树良说:“由于被困的俄罗斯船上没有飞机平台,‘雪鹰12’直升机只能在海冰冰面上降落。冰有多厚,能不能承载直升机的重量?雪有多深,会不会在降落时被旋翼吹起来,令人看不清降落地点?这些都是未知,是最大的安全风险。”“雪鹰12”直升机双层旋翼刮起的风很大,如果冰面上的雪没有被冻结实,旋翼的风就会吹起雪雾,让飞行员看不清降落点。

  挑战三:直升机上救援设备有限。据贾树良介绍,“雪鹰12”直升机此次跟随“雪龙”号航行,主要是承担罗斯海和长城站的物资运输任务,直升机上没有安装吊臂、吊篮、绞车等专业救援设备,因此不能悬停在空中实施救援,必须降落在冰面。为了保障直升机降落场地的安全,目前“雪龙”号已经通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其附近平整一块场地,压实雪面。

  根据预案,“雪鹰12”直升机机组的6名人员分工是:2人驾驶飞机、2人留在“雪龙”号上保障地勤、2人到达降落冰面保障地勤。直升机第一个飞行架次是运送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应急救援海冰工作组人员到达冰面,勘察冰厚,铺设直升机降落的木板,以防直升机下陷或侧翻。与外方人员沟通协调好以后,“雪鹰12”直升机第二个飞行架次才开始营救被困人员。

  “整个救援行动大约需要飞行五六个架次。如果天气条件许可,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精心保养飞机,耐心等待天气好转,”贾树良说。(记者  张建松)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