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台无人遥控器“海马号”深潜4502米

中新社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完成海上试验验收后“回了娘家”。14日,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水下环境条件模拟实验室见到这个“深海归来的游子”,正在实验室里进行系统维护、完善,未来,他将正式投入海上应用。
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是海洋探查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制约中国“开拓深海和大洋”的瓶颈,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甚至海洋权益维护能力和科技的水平。ROV(RemotelyOperatedVehicle)是国际潜水器系列中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水下作业设备之一,优点明显。ROV可替代水下人员进行海底极端环境下的观察、取样、搜索定位等作业,也可用机械手和专用工具等执行较高强度的海洋调查和水下工程作业。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水下油气工程和水下军事救援领域。
作为技术负责人,上海交大海科院马厦飞谈起“海马号”如数家珍。这个“深海游子”装备有水下摄像/照相系统、声纳、作业工具、多功能机械手,并有可更换的、不同功能的水下作业底盘,除了具有水下摄像/照相、定位和取样等功能外,还具有辅助海底观测网布放维护的功能,最深潜入到水下4502米,是中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制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大型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
马厦飞说,“海马号”研制涉及的技术层面繁多,也走过很多弯路,但经过近6年的研发,项目组人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所有关键技术的突破。2014年2月20日至4月22日,“海马号”搭乘“海洋六号”综合科学考查船分三个航段在南海圆满完成海上试验,并通过海试现场专家验收。
今后,交大深海技术与装备专职研究团队将在“海马号”成功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展作业型ROV系列的产品化、产业化工作,以实现中国作业型ROV产业“零的突破”。(完)
>国内新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