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东太平洋立体综合观测试验成功
我国首次东太平洋立体综合观测试验成功
直击东太平洋科考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当地时间9月2日11时35分(北京时间9月3日5时35分),“向阳红03”船科考队员在疾风骤雨中成功回收水下滑翔机“海燕”。两小时后,另一水下滑翔机“海翼”如期浮现在海平面,借用土装置“套马杆”,科考队员们再次合力成功回收。
打捞是一场毅力、耐力、经验、智慧的综合考量。本报记者 刘垠摄
加上8月31日首台“海翼”的如约而至,历经10天200公里的海上之旅,中国大洋45航次三台水下滑翔机集结回归,这表明我国首次东太平洋立体综合观测试验圆满结束。
“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海燕’和‘海翼’,从三个不同观测点携带温盐深仪(CTD)潜入1000米深度的东太平洋海域,测量水体中的温度、盐度等海洋环境要素。”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周喜武说,与以往的一个CTD测一条线不同,此次三台水下滑翔机搭载三台CTD,组网形成三条监测剖面,实时监测所经海域的海洋环境。
“中国大洋45航次肩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新型装备的测试和试验,比如天津大学的‘海燕’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海翼’组网观测。它们可以进行长距离、大尺度的实时观测,并且能获取所经过路线海洋环境参数,实现测量数据存储于远距离传输。”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陈航宇说,这对提升我国深海装备水平,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海燕”和“海翼”依靠浮力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潜运动,借助固定水平翼和姿态调节,实现自主航向控制,并通过卫星实时接收指令并发回观测数据。作为当前最具优势和应用前景的自主海洋监测装备之一,这两款水下滑翔机皆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设计了独立的科学测量载荷单元,可根据科学家的观测任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定制搭载各种探测传感器。
“三台滑翔机的三条航线组成一个观测网,对多金属结核区周边海域环境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观测,沿途可获取200公里的相关数据。”周喜武介绍,这两款水下滑翔机可连续运行超过一个月,航程超过1000公里,数据采集的密集优势明显。当完成作业任务回到水面之后,滑翔机会根据预设程序,调整姿态使通讯天线伸出水面并进行GPS定位,通过卫星将测量的数据发送给控制中心,同时接受新的控制指令。
目前,三台滑翔机由船上科考人员进行维护保养,有关测量数据将在航次结束后进行处理。(本报记者 刘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