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洋科考“海底直播”开始 设备将在海底探测20小时

2018年03月22日 07:27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大洋科考“海底直播”开始

  徜徉西南印度洋

  科技日报“向阳红10”船3月21日电 (记者刘园园)当地时间3月21日凌晨,随着“向阳红10”船进入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工作区,科考队员们把该航段第一个上阵的海底勘查设备投入大海。这意味着,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调查工作正式开始。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向阳红01”号。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这个海底勘查设备叫做“海底摄像综合热液异常探测拖体”,被科考队员们简称为海底摄像拖体。它看起来像个金属管焊接成的扁扁的笼子,里面安装着各种各样的探测装置。科考船通过一根长长的铠装光缆拖着这个设备在两三千米深的海底“跑”,探测是否存在热液异常。

  “海底摄像拖体中最主要的探测装备是一个海底照相机和一个海底摄像机。”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介绍,由于海底一片漆黑,海底摄像拖体上有两盏灯专门为照相机和摄像机照明。

  拖体上的高度计和压力计可以分别感知设备距离海底和海面的距离。船上的科考队员通过实时传回的录像和设备离底高度数据来控制光缆的收放,以保证海底摄像拖体在离海底3到5米的距离工作,实现最理想的成像效果。除此之外,海底摄像拖体上还会加挂多种传感器,来探测海水的异常情况。

  邓显明解释说,他们通过拍照、录像来了解海底的情况,再通过其他传感器来辅助探测热液活动迹象。

  据了解,海底摄像拖体的作用是基本划分出热液异常区,为更加精细的勘查、采样做好铺垫,并提高后者的工作效率。

  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为海底摄像拖体设计的第一条测线长度约40公里,设备预计将在海底探测20个小时。整个航段中,海底摄像拖体计划完成总长度约180公里的勘查,是该航段的“主力”勘查设备之一。

【编辑:唐云云】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