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于明年底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18日对外表示,中国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郑国光对中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行介绍。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高层对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提出要求,强调要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并决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郑国光表示,此次普查将摸清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全面获取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
“普查成果将为中国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自然灾害保险等提供基础科技支撑,也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郑国光说。
据了解,此次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分为普查前期准备、试点“大会战”、全国试点、全面展开等阶段。
郑国光介绍,近一年来,经过各方努力,普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形成全国普查工作体系,各地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编制了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普查试点等,完成了普查技术规范等制修订工作,形成了普查技术体系,探索形成了普查组织实施模式和普查队伍。
“我们也看到,各地普查工作进展不平衡,对普查工作重要性、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等认识,以及实施保障和技术支撑等还有不到位问题。”郑国光表示,2021年是普查工作关键的一年,下一步将巩固普查试点成果,全面开展全国普查工作,汇总形成全国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数据集,为全面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2月22日 15:41:21
- 2025年02月22日 13:51:44
- 2025年02月22日 13:43:52
- 2025年02月22日 12:47:32
- 2025年02月22日 1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