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让中职学生也可考清华等学校!代表委员建议这么做

让中职学生也可考清华等学校!代表委员建议这么做

2022年03月09日 17:3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任靖)从挤破头到“差生聚集地”,职业教育怎么了?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应该何去何从?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出了建议。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某考点。<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张远 摄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某考点。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曾经“普高招不满,职校是热门”

  198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就业需求大,就业市场广,中职一度受到追捧,甚至出现“普高招不满,职业学校成热门”的情况,山东、北京、上海等地率先试点,将普高改为职高或在普高里办职高班。

  但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教育行业的发展、变迁,职业学校的境遇也在不断改变。

  如今“普通本科、职业本科招生差距百倍”

  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1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44.60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893.10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12.93万人,两者出现了百倍的差距。

  “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人都不让我跟中专的人玩,说他们都是差生。”晨曦(化名)告诉中新网。而持有这种认知或观念的人并不是少数,以致很多家长宁愿花高价也要把孩子送进普高。

  有声音认为,“普职分流政策”( 即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职分流,且坚持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正面临挑战: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不畅通,导致学生失去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而以升学为导向,使中等职业教育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

图为某校园招聘活动现场,求职的学生人潮涌动。(资料图) 刘占昆 摄
图为某校园招聘活动现场,求职的学生人潮涌动。(资料图) 刘占昆 摄

  建议普职“刚性分流”转向“柔性分流”

  民进中央认为,“普职分流政策”比例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实际。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职教育的发展重点已不再是规模扩充,而是质量提升和层级上移。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应从“刚性分流”转向“柔性分流”。各地应从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出发,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方面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省市可开展高中后“普职”分流,将分流的重心上移,将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主体。

  全国政协委员卢晓光则建议,在高二全部基础学科已经结业并会考之后,分流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按不同教育方案,充分发掘培养孩子的潜能和一技之长。

  他认为,初中毕业即分流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基础学科教育不足,较难进一步提高技能,也不利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发展。职业教育分流延至高中以后,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

  “普职融通,让中职也可以考清华等学校”

  两会期间,针对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不少代表委员指出,要推动“普职融通”。

  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认为,普职融通,实现共享与互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人才终身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发展需要,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指出,职业教育被长期污名化,被认为是“失败者教育”。职业教育必须摆脱相对狭窄的困境,一是要横向融通,要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融合发展,二是要纵向畅通,畅通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应该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成为本科职业专科招生渠道,不排除像清华、交大这样的名校的技术技能专业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遴选学生。

  民进中央甚至建议,淡化普职的区别,模糊分流的概念,为高中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学习普通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职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双向流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在中职和普高之间及时调整转换。鼓励普通高校将职业应用类课程学习纳入招生要求。

  胡卫还表示,我国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很重要的是要使职教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薪酬待遇等方面能够享受和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以此来扭转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缓解家长的焦虑。(完)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