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9日 1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从数年前深受雾霾困扰,到如今蓝天成为新常态,北京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日渐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提升,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解说】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深度解读中国首都作为特大城市如何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
【同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刘保献
北京市应该说是从1998年就拉开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规模性治理的序幕,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2021年咱们空气质量优良天的天数是达到了288天。咱们2021年将近8成天都是优良天,这要比2013年要多出来112天。
【解说】刘保献介绍,经过多年与京津冀及周边省市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北京各项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其中,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63.1%,平均每年下降7.9%,远超发达国家城市同期下降幅度,改善速度之快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同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刘保献
咱们用20年的左右的时间,应该说达到了很多一些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的将近40年60年走过的历程。应该说也是为其他的一些国家、其他的一些城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树立了标杆,打造了咱们北京的一些经验。
【解说】北京通过哪些手段治理污染?刘保献介绍,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创新。
【同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刘保献
北京从开始大气污染治理就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咱们1998年以来,北京就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市级别的空气质量的预报体系。这些预报的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公众提供了解空气质量的状况,安排好健康出行,同时还可以支撑咱们开展更加精准的治污。
【解说】刘保献坦言,北京既有煤炭污染特征,也有机动车污染特征,北京大气污染治理要比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城市更加困难。
【同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刘保献
其实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要比历史上这种发达国家这种城市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既有这种煤炭的污染特征,也有机动车污染特征。这几年也是一方面借鉴国际的发达城市走过来的经验;另外咱们也结合了北京大气污染它自有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的一些措施。在2021年咱们首次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也是被联合国环境署被评价为“北京奇迹”。
迟瀚宇 陈杭 杜燕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