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省级党委“60后”近三成 差额选举成亮点

7月3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选举郭金龙担任市委书记,王安顺、吉林当选副书记。图为北京市委新任领导集体亮相。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随着北京党代会落下帷幕,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省级领导班子调整。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焕军向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这场历时9个多月的省级党委换届,是中共“十八大”前干部队伍准备的重要环节。纵观本次党委换届,“年轻化”、“高学历”及采取“差额选举”是亮点。
从年龄结构看,本届换届呈现出“50后”为主导、“60后”接上的中青年梯队格局,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人民网统计,此次换届共产生118位1960年(含)后出生的省级常委,占所有省级常委的29.28%,新当选的84名常委,“60后”逾半,达到44人。
“差额选举”有利党内民主
高学历成为此次换届的另一看点。据人民网统计,其中达到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00位,占74.4%;拥有硕博头衔的有199位,占49.4%,而在这些高学历官员中,拥有管理学或经济学背景甚为普遍。
换届完成后各省常委人数并不一致,多数依然是13人格局,其中西藏、新疆最多,分别是“一正四副”和“一正三副”的15人常委班子。戴焕军认为,人数上的变化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像西藏、新疆地域大,领导干部肩上担子重,因此常委的人数更多。“本轮换届的另一个特点是采取‘差额选举’。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将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马琳)
>相关新闻: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