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日本焦虑银行堆满钱 低利率没人借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日本“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宽松货币政策,已出现强弩之末的信号。台湾《联合报》19日刊文分析称,尽管日本银行(央行)把货币供给额增加一倍,希望促使银行业加强对企业及消费者提供贷款,但银行有钱却不容易借出去,使刺激经济成长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在大都会以外地区问题尤其明显。
该文章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以日本冈山市一间有156年历史的老店广荣堂和菓子会社为例,今年来麻糬销售量持续增加,公司也支出约台币2400万元新设两处分店。但由于未来需求展望不明,加上日圆贬值使进口砂糖价格上涨,广荣堂仍不愿向银行贷款来更新设备及扩张业务。会长武田修一表示,“只靠放松银根,经济未必就会改善。人们不会光看到低利率就去借钱。”
报道指出,日本经历几十年的需求萎缩及工资下降,银行潜在的贷款客户早已消失无踪。
《联合报》称,安倍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将公债购买额提高一倍,把新发行公债的七成都吃下,藉此将银行及其他投资人逼出公债市场,转而将资金投入房地产等领域,以刺激经济成长。但现在银行的钱却借不出去,只好反过来购买公债。
目前银行业持有约142兆日圆(约合台币42兆元)的公债,约占公债市场总额的14%;而美国银行业只持有约2%的美国公债。
文章说,银行滥头寸的另一流向,则是又回存到央行。今年三月以来,银行业存入日银的超额准备金增加113%。银行业表示,近月来大型银行的贷款额虽增加,但其中大部分都流向国外,对国内经济难有贡献。
日本第三季经济年增率降为1.8%,只有上半年的一半。华尔街日报强调,“安倍经济学”迄今尚未解决根本的问题,就是日本企业及个人对经济的信心,还没有强到愿意向银行借钱及增加投资的程度。
《联合报》援引经济观察家观点表示,刺激资金需求,是经济能展现实质且持续复苏的关键。银行业者指出,“日银认为购买公债后,多余的资金便会流向企业或消费贷款,但这只是理论。政府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提出具体的成长策略,以振兴民间经济活动。”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