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张冬冬)中国国务院侨办所属华侨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指出,当前,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当地化趋势及国际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华人社团“普遍出现后继无人问题”。
蓝皮书认为,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三宝”之一的社团,不仅是华侨华人和衷共济、沟通情谊和辅助事业发展的平台,而且是维系华人族群文化和族群特征传承、推进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形成时间早,规模大,华侨华人社团的数量众多,实力及影响力引人注目。
蓝皮书指出,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过渡,加之华社新生代的成长,融合于当地的观念成为华社的共识,华人社团的当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社会功能看,已经由服务华侨华人社会拓展到服务于当地主流社会;从经济功能看,已经由促进华人经济发展转变为促进华人经济融入主流社会国民经济,并促进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从政治功能看,已经由维护华人权益转变为积极促进华人参政并融入主流社会;从文化功能看,已经由在华社传承中华文化,转变为将华人培养成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居留国公民。
蓝皮书表示,东南亚华人社团国际化联系表现为,一些国际性社团组织相继成立,积极举办国际性社团会议与活动。华人社团的国际化加强了跨国界华人的联系,不仅增强了情感上的交流与联系,同样也扩展了人脉、沟通了信息,对于华人自身的事业发展乃至促进居留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往来,都有一定的助益。
“华人新生代与社团的疏离,使得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成为社团普遍面临的问题。”蓝皮书指出,由于华裔新生代在当地接受教育,观念上认同当地,社交圈子已不局限于华社,因此对参与华人社团缺乏兴趣。在华社已经当地化,融合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要争取新生代的会员,对社团来说的确是艰难的任务,长远来看,社团后继无人的状况还将继续。(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