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进行“笄礼”礼的单丹妮(中),左为钱元祥,右为严杰。(孔伟民 摄)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为更深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多伦多汉服复兴会8月16日举办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活动“华夏成年礼——笄礼”,为单丹妮举办女子“成年”礼整个仪式,这活动选在今届“华夏节”举行更具意义,是整个华夏节最吸引眼球的节目,亦把在场中外人士带回中国古代社会。
多伦多汉服复兴会会长钱元祥表示,古时16岁属成年,成年仪式男称为“冠礼”,女则称为“笄礼”,举办是次“笄礼”仪式,是向中国人宣传要“复礼”,最重要是恢复穿着汉族正式的服装——汉服。他指很多中国人都有错误的观念,就是把“旗袍”和“唐装”便认为是中国的国服,其实这只是清代服装,因当时清廷不准汉人穿汉服,经数百年后被认为是中国国服。
他称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每当有重大节日,国民都会穿回自己的国服,但反观现时绝大部分中国人在节日中,不是穿“旗袍”或“唐装”,便是穿“西装”,令人感到惋惜。
在推动汉服复兴初期,他认为不可能“一蹴即就”,要逐步来,他认为可先在中国一些大节日,例如春节或结婚等日子穿汉服,待环境成熟时增加在平日穿着。他又特别强调,很多人误会,把“汉服”认为是汉代服装,其实该会所指的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装”。
钱元祥又不同意有人指现今21世纪,穿着颇繁复的古装极为不便,他说只要多穿几次,熟练后便方便。他指自该会数年来推动着“汉服”运动后,收到不少人的响应。
他说华夏成年礼,男子是“冠礼”,女子是“笄礼”(笄是一种发簪)。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通过庄重的成年仪式,让青年男女从中认识到作为真正成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过程中,受者先后更换三次不同的传统汉服和发饰。三次加笄或加冠,古代称为“三加”,象征着成长的过程,代表着不同含义。首拜表示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次拜表示对师长和长辈的尊敬。三拜是向孔子像及国旗行礼,表示自己弘扬华夏文化报效祖国的决心。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