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电视媒体本地化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孙太泉 美国ICN电视联播网副总裁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热”的兴起,海外华人电视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无论在美国、澳大利亚还是欧洲,都出现不少新成立的华人电视台。海外华人电视媒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沿阵地,通过这些渠道,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对传播中国声音、发扬中华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实现“走出去”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走进去”。我们知道,许多海外华人电视台仅仅通过卫星平台实现覆盖,当地观众如果想要收看,必须支付一定的收视费用,这在各种信息娱乐终端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不可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大多数对中国文化仅持好奇态度的本土观众。更重要的是,由于经营上不注重“本土化”,许多海外华人电视台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华人圈子,始终徘徊在主流社会的边缘。
海外华人电视媒体要想真正在海外站住脚,仅靠 “神马浮云”是不行的,忽视当地观众收视需求的经营策略,只会使我们的电视节目像浮萍一样脱离观众,不可能形成广泛、长久的收视影响。要进一步增强华人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进入当地主流社会、家庭,必须走本土化道路。美国ICN电视联播网(以下简称“ICN”)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