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海洋局:不排除福岛核泄漏核污染物入华海域可能

2011年08月16日 1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阮煜琳)国家海洋局16日表示,根据目前监测结果,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中国海域产生影响,但不能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中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国家海洋局表示,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监测的区域位于日本福岛以东的25.2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首批海水样品中全部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以及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其中铯-137和锶-90的最高含量分别超过中国海域本底范围300倍和10倍,同时铯-137和铯-134最高含量均超过中国海水水质标准。

  国家海洋局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的研究,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海洋环流状况比较复杂,主要的洋流有黑潮流系和亲潮流系,黑潮延伸体的大幅度蛇形弯曲及其南北两侧的中尺度涡都是导致这个海域动力上比较活跃的原因。因此,福岛核污染物入海后可能存在多种移动路径,其主要移动路径是先随着近岸流沿日本东岸南下至东京以东附近海域与黑潮延伸体汇合向东流动,进入北太平洋。但是也有资料显示亲潮水系的水体也可通过中尺度涡穿越黑潮延伸体向南运动,因此不能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中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国家海洋局一直在组织开展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放射性应急跟踪监测工作。根据目前监测结果,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中国海域产生影响。

  国家海洋局专家表示,可以肯定,监测区域的海洋生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铯-137和锶-90半衰期都约为30年,影响较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经生物富集并经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和累积,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产生的长期影响将不容忽视。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和评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海域及中国管辖海域的影响,国家海洋局还将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及中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并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径预测工作。(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