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一项“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产品”发布会在天津召开。该产品结合了镍氢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容器功率密度优势,按照超级电容国家标准检测,循环寿命达到5万次以上,搭载该电容器的智能搬运车实际充放电次数已达1万次以上,使用温度范围可达零下40—55摄氏度,经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此项成果将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建设中具有竞争优势。
研制该项目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表示,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的研发成功,是电动车电源的一个新突破,它将对电动车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人们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都看到了电动汽车,但时至今天,国产电动汽车在中国还是有些“雾里看花”,问题就出在电动车的电源上。
集院士、将军于一身的周国泰
发布会后,笔者采访了周国泰。这位曾专注于我国军用、民用功能服装材料和士兵个体防护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如今怎么又搞起了电动汽车研究呢?
从战士到大学生,再到走上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科研之路,几十年来,周国泰在防弹装备、特种防护服装和防寒保暖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先后主持研制防弹背心、防弹头盔,解决了防弹材料及防弹结构体复合成型、树脂基体合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出的服装已装备军、警、法等部门,并出口美国等10余个国家。开展静电防护理论、特种防护服装研究与技术开发,研制的防静电、抗油拒水、阻燃等系列防护服装,装备到全国各大油田,并广泛用于石化、冶金、林业等部门。主持被服保暖材料、保暖机理和生产技术研究,合作研制成功热熔粘结絮片和PTFE防风防水透湿层压织物,广泛用于训服、防寒服、南极考察服和运动服等。创建我国服装工效研究中心和单兵防弹装备V50弹击试验室,系统开展了服装工效学研究,实现了我国防弹装备测试评价与国际接轨。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成果奖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晋升为少将。
“这些科研成果,你们千万别说是我一个人搞成的。我们有一个研发团队,有中央领导和多个部委的关心支持,有天津市、张家港市、淄博市和一大批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的协同合作创新,才开发出超级电容。”周国泰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