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凯迪电力携手UNDP 启动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

2015年04月09日 19: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4月9日 4月7日重大资产重组获批之后,凯迪电力将拥有更大规模的产业布局与更稳健的产业链模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对生物质能源的推动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4月8日,由凯迪电力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起,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政府共同参与的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示范项目的启动,标志着生物质能源从企业单方面投资阶段,进入到联合国、政府、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农民多方参与共同推动阶段,意味着生物质能源产业即将迎来迅猛发展。

  UNDP:致力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

  UNDP致力于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协助各国提高适应能力,帮助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三十多年来,作为联合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UNDP充分利用其全球发展经验,支持中国制定应对发展挑战的解决之道,并为中国开展南南合作和参与全球发展提供协助。

  广西崇左市是一带一路的战略热点,对联合国推动的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同时对整个东盟地区具有地缘影响力。在崇左,UNDP与领先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UNDP与可口可乐公司在广西合作的水资源援助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项目支持蔗农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节水,鼓励糖企废水回田,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被当地政府推广到规模百倍以上的蔗糖产地。该项目有效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物质能源作为典型的可持续能源,能够持续推动环境改善、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广西具有丰富的甘蔗、桉树等各类生物质资源,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凯迪电力将与UNDP组建的专家团队一起,制定崇左生物质能源综合发展规划,建立现代农业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产业技术培训,在崇左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体系。

  UNDP国别主任白桦先生认为,广西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对广西、中国乃至全球其他国家的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当地的经济增长、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将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凯迪电力:诠释可持续发展内涵

  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凯迪电力已实践出了一条从田间地头开始的产业链,创立了将科技、资本、管理带进田间地头的商业模式,在与UNDP合作之前,凯迪电力的产业链模式已充分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

  2012年,凯迪电力自建了原料收储体系,深入到了田间地头。在凯迪电力所属生物质电厂周围一百公里范围之内,农民可以通过向凯迪出售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获得收益。凯迪电力通过建设村级收购点与加工点,吸纳了大量就业。凯迪电力在对收购来的农林废弃物进行了加工之后,在电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支持经济发展的电力商品。这一产业链模式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问题,也让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正因为形成了高效可行的产业链模式,凯迪电力近年来业绩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据凯迪电力发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284872.51万元,同比增长28.9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528.79万元,同比增长216.76%。

  凯迪电力通过资产重组获得了更大的资产规模与更强的布局能力,其领先的技术与可持续的高效产业链模式具备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推广的基础。凯迪电力将以领先的生物质能源技术与崇左的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建设生物质热电厂、冷库及冷链物流体系,引入互联网+模式,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帮助当地农村合作社等及地方政府共建创新的金融体系,实现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在UNDP、省市两级政府、国内外金融机构、凯迪电力、广大农民等多方推动下,本项目的成功运行,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示范效应。

  凯迪电力董事长李林芝女士表示,两年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凯迪电力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开发计划署致力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与凯迪电力的合作,旨在创建一条以种植能源推动的,在我国一路一带政策的支持下,带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绿色的走绿色的新经济发展道路,切实践行联合国潘秘书长倡导的“人人拥有可持续能源”的行动,这是一条践行大爱的道路,永远离不开每一位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帮助。(中新网能源频道)

【编辑:袁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